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契合与共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精神》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契合与共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精神》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2-13 浏览:220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契合和强烈的精神共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
  这种高度契合与共振的内在一致性,源于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普遍原则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类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和共振,其核心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民福祉的思想精神。《尚书・泰誓》云:“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精神,早在上古时代,即已居于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春秋时代,孔子高举“仁”的旗帜,明确提出“爱人”的思想。战国时代,孟子提出:“仁者爱人。”儒家学派顺应时代需求,融会诸家思想,对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进行与时俱进的总结发展,后来其取得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绝非偶然,而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全面概括人类社会理想之基本内容的,是“大同”的理想,其理想本质,是现实的目标和未来的憧憬。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内涵和感性表现的文学艺术,必然鲜明生动地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国古人在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中,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创造精神。后世各类文献所载古代神话,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先人的创造精神。“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以形象生动的艺术夸张,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创造精神。有巢氏、燧人氏、鲧、禹等人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苦努力。其实,无论哪个时代,从事创造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所以,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从来都是以对广大人民的真挚关心和深切同情为感性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精神之重要表现和载体,感性与理性融会、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中国文学,也为这种内在的一致性,提供了充分的范例。坚持广大人民基本福祉,强调财富分配相对均衡,抨击统治阶级以权谋私,展现重重社会矛盾,从来就是中国文学光彩熠熠的优良传统。早在《诗经》中,许多产生于西周末年的政治怨刺诗,就表达了当时贵族阶级中正直的有识之士,出于高度历史责任感,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抨击和批判。这些作品针砭时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怨刺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历代中国文学都坚持以人为本,以深刻批判精神为底色,形成了奔流不息的现实主义传统。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到关汉卿《窦娥冤》中对人民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以社会理想为引领,以现实批判为职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精神,始终闪耀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璀璨光芒。
  (摘编自郭杰《契合与共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精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这一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改造,在传承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爱民、富民等积极思想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传统民本思想一般把“民”作为“子民”,是与“君”“官”相对应的一种阶级概念。其中,“君”“官”是统治阶级,“民”是被统治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传统民本思想强调“君轻民贵”,但其出发点却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将重民、爱民、富民等作为一种维护统治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彻底摒弃了“子民”的概念,将“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实现了对“民”认知的超越。
  传统民本思想以君为主体,以民为客体。君是统治者,民是被统治者。统治者居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自上而下地“为民做主”,而民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下等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最普遍、最持久、最客观的基本实践,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历史的各个维度之中,体现为自下而上地“由民做主”
  传统民本思想归根到底是为阶级政治服务,成为统治集团安顿民心、维护既有统治秩序的工具。其核心是“统治”,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民,维护专制皇权。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认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人民的生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与自由发展。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编自李广子《从“以人民为中心”看“第二个结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与共振,都坚持以人为本,执着追求人类美好社会理想。
  B.“大同社会”这一理想,体现着现实的目标和未来的憧憬,最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人类的社会理想。
  C.“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也实现了对这一思想的超越。
  D.“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人民的生活,这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传统民本思想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学派思想始终处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位置,它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历史发展
  B.《诗经》中的政治怨刺诗产生于西周末年,表达了当时贵族阶层对现实的强烈批判
  C.传统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强调“君轻民贵”没有意义
  D.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地位的变化。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中的引用,旨在对比以人为本精神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突出儒家的与时俱进。
  B.材料一开宗明义,在论证过程中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论证充分。
  C.材料二采用对比论证,在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层层对比中突出观点。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材料二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围绕中心观点组织语言展开论述。
  4.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与共振。请结合材料一,以夏衍的《包身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 B(“最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人类的社会理想”说法不正确。)
  2. D(A项“始终”不对;B项“政治怨刺诗产生于西周末年”表述不准确,“贵族阶层”扩大范围;C项“没有意义”过于绝对。)
  3. A(引用论证的目的解释不准确。)
  4.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与共振表现在: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②《包身工》作为报告文学,记述了当时包身工们悲惨的生活,既有对“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有对当时黑暗势力的批判和控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本题4分,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5.①材料一侧重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围绕二者的一致性从人本精神、批判精神两方面展开论述。②材料二侧重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性:传统民本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本题6分,每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契合与共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精神》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多材料文本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