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塞上意象的生成、经典化及其审美蕴涵》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塞上意象的生成、经典化及其审美蕴涵》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4-29 浏览:114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塞上意象在作品艺术结构上生发出很强的统摄力,这是因为其浸润了创作主体丰厚的生命体验。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出塞”情境构成全诗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艺术空间开掘功能。“征蓬出汉塞”出句不凡,汉塞作为典故既隐喻现实中的军事堡垒,更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确证符号,给中原士人们提供了深层的心理归属感、安全感和文化认同感。跨过这道屏障,中原士子们的生命体验必然是复杂的。本初的心灵的宁静和平衡状态即将被打破,两种相反相成的心理交互作用。一种是“胡天”所带来的新奇感、自由感和欣喜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另一种是进入陌生异域所带来的孤独感和焦灼感,“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
  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说,塞上意象最深层的审美蕴涵,是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它成了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生存和活动空间的超越。
  作为社会的个体,其生命活力的释放往往要受到社会伦理的规约,因此其生命价值观的实现以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为准。基于此,功业意识构成了历代文人生命伦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代开始,随着汉大帝国的日趋强盛,建功异域就成为许多人释放生命激情、实现个人价值的生命意识。《后汉书·班超传》就展现了班超的这一抱负,他曾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如果将《班超传》与《史记·陈涉世家》对比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班超和陈涉作为英雄人物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不甘沉沦于庸众的强烈进取心。但不同于陈涉的是,班超有一个明晰的努力方向,那就是“立功异域,以取封侯”。颇为有趣的是,暮年的班超却表现出强烈的返乡意愿,《后汉书·班超传》言“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向皇帝上疏恳求回归故里,“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陈说自己生命之脆弱和返回中原心理之迫切。
  扬名异域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呼应,如曹植《白马篇》对游侠形象的塑造就体现了这一点,游侠“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在异族入侵时,他挺身而出,“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由此可见,效命边疆建功立业的意识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历史文化和政治伦理角度来说,塞上意象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蕴是对爱国精神的礼赞和对和平生活的维护与捍卫。边塞的文化地理学意义表征着中华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两大族群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对于这一争夺,无论是历史叙事还是文学表现,其主体是农耕族群的知识分子,这就决定了必然从肯定和颂扬角度来反映农耕族群这一群体在斗争中的行动,因为这反映了其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这就是塞上意象爱国精神审美意蕴的基源。
  (摘编自陈鹏程、王腾可《塞上意象的生成、经典化及其审美蕴涵》)
  材料二:
  唐人心目中的西北历史文化的意象可作如下概括:陇上大漠,寒苦风急;负戈外成,杀气雄边;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塞客衣单,孀闺泪尽。试想这样的寒苦之地如何能成为文化交流的通道?但边塞诗意象中的唐代西北边塞的确如此。原因何在?诗词意象的形成,是由诗人们所处环境的可意象性决定的。所谓可意象性是指区域地理环境中所蕴含的,对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边塞诗的意象及其分野呢?
  首先,西北地区所处的边塞地缘政治决定了其文化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崛起于西北的各个游牧民族要向文明挺进、问鼎中原,无不以河陇地区为跳板,从而使其成为民族迁徙融合的舞台,并成为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战争夺的桥头堡。有唐一代,就分别与突厥、吐蕃等先后发生战争。这样的社会人文条件,对其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诗人们的意象正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
  其次,西北干旱荒漠地区与中原内地自然景观的反差对边塞寒苦意象的强化。应当说,黄土高原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关中平原环境的反差并不十分强烈,但蒙古高原西部的荒漠、戈壁地带与内地则有很大的差别。这巨大的落差不仅强烈地冲击着诗人们的视觉,也给诗人们的身心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创伤。在战争环境下,诗人们对此环境更有难以自遣的不适与恐怖。
  其三,文学意象发展的历史积淀所致的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其过程与顾颉刚先生所提出的上古史层累地造成说有相同之处。如长城的“白骨”意象,陇头的“愁绝”意象,无不如此。另一方面文学创作所采用的夸张手法本身就有着对环境优劣对比的强化功能,更何况还不能完全排除那些以边塞戎马之旅为终南捷径的士人们的别有用心。
  其四,“他者”在区域文化塑造中的过客行为,对边塞诗意象的强化。从唐代诗人占籍的考证来看,真正文化底色形成期生活于此的边塞诗人为数非常有限,绝大多数都是以过客的心态踏上边塞土地的。与当地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相比,诗人们对异乡土地的那份挑剔异常强烈。边塞诗的意象分野正是上述诸要素空间耦合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
  (摘编自李智君《诗性空间:唐代西北边塞诗意象地理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士子对“汉塞”的体验是复杂的,出塞时,既有塞外的新奇感、自由感、欣喜感,又有异域的孤独感、焦灼感。
  B.班超和陈涉都有强烈的功业意识,不甘平庸,但班超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有自己仰慕的先贤。
  C.河陇地区是不同时期民族迁徙融合的舞台,也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战争夺的桥头堡,这一现实在诗人们的意象里有所反映。
  D.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环境的反差强烈地冲击着诗人们的视觉,战争更给他们留下了不适与恐怖等身心创伤。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班超暮年表现出强烈的返乡意愿,展现出成就功业和久滞不归的矛盾,表明其生命激情消退和爱国意识衰竭。
  B.曹植《白马篇》塑造了挺身而出、效命边疆的游侠形象,其扬名异域意识是中国古典诗歌此类主题的首创。
  C.边塞诗的主体是农耕族群的知识分子,从其整体利益出发,必然在艺术作品中肯定和颂扬农耕群体的斗争行动。
  D.士人们别有用心,用夸张手法对西北边塞环境的苦寒作了强化和渲染,一定程度上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
  3.下列对诗歌意象的解说,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画横线句子论述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在审美意境上,盛唐钟声往往与长空朗月碧水苍山同在,而与晚唐钟声相伴的常常是夕阳黄昏落叶秋风——“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阳吟断一声钟”。
  B.《雨巷》让人联想到古诗词里表达爱恋与相思的传统意象——细雨,如“丁香空结雨中愁”“无边丝雨细如愁”,哀婉的“细雨”飘进了现代诗歌。
  C.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妙处在于“黄叶一雨一秋一灯”意象的组合,虽然白居易也有“树一秋一人”的情境,但缺少“灯光一黄叶”的对比效果。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刘长卿爱用孤舟、孤帆、孤棹等意象来反映人生孤独的生命体验,如“同做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比陆上的别离诗更具光彩与魁力。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塞上意象的审美蕴涵。
  5.徐悲鸿有一名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其中“江南”与“塞上”构成南北文学差异的标志性表征符号。假如你对“江南”这一空间意象进行探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研究思路。

试题答案:

1.D 2.C 3.B
  4.①中原士子们丰厚的生命体验的符号化;
  ②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
  ③爱国精神的礼赞;
  ④对和平生活的维护与捍卫。
  5.①从以杏花、春雨为代表的江南意象入手,探讨其表现形式和情感蕴含。
  ②围绕生命价值和社会伦理等角度探究江南意象的审美意蕴。
  ③剖析长期远离政治文明中心的江南,其社会人文条件对江南意象生成的影响。
  ④比较江南和塞上、中原等不同自然景观,揭示江南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说明文人对江南意象的想象、强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环境的反差”错,依据“但蒙古高原西部的荒漠、戈壁地带与内地则有很大的差别”,可知“很大的差别”不是“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环境的反差”。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爱国意识衰竭”错,依据“暮年的班超却表现出强烈的返乡意愿”“向皇帝上疏恳求回归故里”“陈说自己生命之脆弱和返回中原心理之迫切”等内容,不能说明班超“爱国意识衰竭”。
  B.“是中国古典诗歌此类主题的首创”错,依据“扬名异域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呼应,如曹植《白马篇》对游侠形象的塑造就体现了这一点”,可知《白马篇》是“扬名异域意识在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呼应”的一个佐证,而不是“此类主题的首创”。
  D.“用夸张手法对西北边塞环境的苦寒作了强化和渲染”错,依据“文学意象发展的历史积淀所致的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可知非夸张手法等因素。)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文学意象发展的历史积淀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影响到后来的文学创作,前后之间有传承关系。
  A.不适合,侧重意象的内涵变化。
  B.适合,说明意象的传承性。
  C.不适合,谈论意象组合的特殊效果。
  D.不适合,突出诗人意象使用的习惯。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依据“这是因为其浸润了创作主体丰厚的生命体验”“更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确证符号,给中原士人们提供了深层的心理归属感、安全感和文化认同感”等内容,可知塞上意象的审美蕴涵包括:中原士子们丰厚的生命体验的符号化。
  依据“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说,塞上意象最深层的审美蕴涵,是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它成了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等内容,可知塞上意象的审美蕴涵包括: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
  依据“从历史文化和政治伦理角度来说,塞上意象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蕴是对爱国精神的礼赞和对和平生活的维护与捍卫”等内容,可知塞上意象的审美蕴涵包括:爱国精神的礼赞;对和平生活的维护与捍卫。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依据“有许多塞上意象在作品艺术结构上生发出很强的统摄力,这是因为其浸润了创作主体丰厚的生命体验”“塞上意象最深层的审美蕴涵,是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它成了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等内容,首先,可借鉴“塞上意象”的研究,从以杏花、春雨为代表的江南意象入手,探讨其表现形式和情感蕴含。
  ②依据“作为社会的个体,其生命活力的释放往往要受到社会伦理的规约,因此其生命价值观的实现以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为准”,可以围绕生命价值和社会伦理等角度探究江南意象的审美意蕴。
  ③依据“西北地区所处的边塞地缘政治决定了其文化发展的基础”,和研究“塞上意象”类似,从地缘角度思考,剖析长期远离政治文明中心的江南,其社会人文条件对江南意象生成的影响。
  ④依据“西北干旱荒漠地区与中原内地自然景观的反差对边塞寒苦意象的强化”“文学意象发展的历史积淀所致的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为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定下了基调”等内容,可以比较江南和塞上、中原等不同自然景观,揭示江南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说明文人对江南意象的想象、强化。

  《塞上意象的生成、经典化及其审美蕴涵》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多材料文本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