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作文 > 作文题“冷和热”审题立意|范文

题目详细信息

作文题“冷和热”审题立意|范文

上传:2024-05-24 浏览:263 

试题内容: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鲁迅说过:“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
  ②毛泽东诗云:“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③学者李建军说:“热得太过,必有一冷,物壮则老,继之以衰。”
  对于“冷”和“热”,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①里的冷和热,是就理智和情感而言的。研究须要冷静,就是搞研究要注重理性,防止感情用事;创作需要热情,需要激情,过于理智,顾虑重重,一事无成。这则材料的侧重点在于理智和情感各有功用,不可偏废。材料②是寓意深广的诗句。其中“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冷”有沉着而不感情用事、沉着而严肃的意思,如冷静、冷峻等;“冷”也可以理解为不热情、不关心,如冷漠、冷淡等,这样就可以联系近几年出现的“佛系青年”“躺平族”,他们身上也正是冷漠有余,热情不足,他们的“佛系”和“躺平”也是“冷眼向洋看世界”之一种。“热”,指温度高,“热”又有热情、热心的意思,诗句可以理解为用热情回报社会。材料③强调冷热有度,不可极端。
  立意应辩证看待“冷”与“热”。从材料分析来看,“冷”和“热”各有其利弊,主要是看面对什么事情,如何正确把握二者。写作时对二者要有自己的解读和思考。同时,“冷”与“热”并非一成不变,也可以进行转化,那么什么时候应该转变,如何转变,也可以作为一个思考的角度。作文要体现出一定的思辨性,充分思考“冷”与“热”的关系。
  行文时,应基于“冷”和“热”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论述。比如对待科学研究,对待网络热点事件,我们要“冷”,用理性、理智去思考、看待,切勿头脑发热,这样容易做出错误抉择;而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们应该“热”,像袁隆平等榜样一样热情对待学习和工作,一定有所成就;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热情伸出援手,而不能冷漠对待。然后还应思考如何把握好“冷”与“热”的度,冷峻过头就是冷漠,热情过头容易昏头。还应将“冷”与“热”的应对,与青年身份、时代之变局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行文的立意更具有厚度与深度。
  立意:
  1.创火红的青春,铸火热的生命。
  2.珍惜韶华,拒绝躺平。
  3.保持理性,冷静从容。
  4.防止热昏,用理智为情感护航。
  5.人生有度:冷中有暖,热而不狂。

  作文题“冷和热”审题立意|范文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作文专题指导

更多作文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新材料作文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