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数字技术拓宽文学研究新方法》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数字技术拓宽文学研究新方法》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2-07 浏览:245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弗朗哥·莫莱蒂在2000年提出“远读”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展开讨论,并不断丰富其定义。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其核心原则之一都是倡导不必仔细阅读个别文本,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汇总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理解文本,探索作品之间的共性,总结文学现象或规律,常借助图表等视觉化技术呈现研究结果。
  与“远读”概念相对应的是“细读”,即仔细、深入地分析文本,包括揣摩语言结构、段落与句子,甚至研究单词的含义,追求深层理解,是文学研究中传统和常用的研究方法。
  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化方法不利于文学分析,因为只有通过细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细微差别与复杂性。莫莱蒂本人也承认采用“远读”的方法难以避免地会将复杂的内容抽象化、简单化,但理解文学不能仅通过研究特定文本完成,细读无法揭示文学的本质。
  文学研究中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日益广泛,“远读”的诞生与演变和人文学科数字化转型密切相关。“远读”引发了无数讨论,这些争论进而拓展至文学研究的意义、目的、理论和实践等诸多方面。
  普里莫拉克等人在《远读二十年:对文学研究数字转向的思考》中研究了“远读”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他们表示,“远读”这种方法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文学研究重点的改变。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文本的所有单词及其变形都能被检索和分析,从而捕捉细读无法掌握的微妙细节,帮助研究人员打破局限,关注到更多相对不显著的特征。
  特拉斯认为,“远读”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让研究人员能以“鸟瞰”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并扩展可以提出的研究问题的类型。它与细读并列存在,没有孰优孰劣,二者只是不同的方法,共同为文学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工具。
  沃里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与传统方法相比,“远读”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是允许研究人员以不同的方式解读文本。例如,通过“远读”的方式,研究人员一次性能分析的文本数量远远多于细读,还能以宏观的视角分析某个时期完整的文学作品,或研究某位作家的全部作品。沃里克补充说,以研究某位作家的全部作品为例,要理解“远读”这种大规模算法所产生的结果,研究人员需要事先了解该作家或该时期作品的背景知识,这种信息只有通过细读具体文本才能获得,否则研究人员将无法理解“远读”结果的细微差别。因此“远读”与细读可以互为补充,回答更多此前文学研究领域无法解答的问题。
  数字人文是对人文学科方法论的补充,计算方法不能取代解释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数字人文必须批判性地处理数据驱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在文学研究领域内也是如此。
  比奥·乔蒂在《文学研究中的远读:探索理论中的方法论》中提到,“远读”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它是文学研究中第一个没有文学理论支持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关于“远读”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术语都源自文学理论,然而文学理论的基础观点都认为文学文本只能通过“阐释”的方式来理解,更偏向诠释学范畴。但“远读”更多地属于符号学的范围,目的并非解读文本,因此“远读”需要的理论方法要改变文学的解读层次,应从文本内容的“阐释”转变为更为宏观层面的“解释”。“阐释”是基于文本,人物、事实的思考结果,由价值驱动,具有主观性,而“解释”是通过假设与模型的方式;将数据与理论相结合得到的结果,全过程不依赖主观判断。
  “远读”还有一个突出的争议之处,即具有潜在的西方中心主义和英语霸权问题。普里莫拉克等人在文章中提到,当学者采用“远读”这种计算机辅助方法展开研究时,必然会遇到语言问题。目前的文本分析工具的多语言分析能力不足,许多小语种的文本分析工具仍有待开发,因此,“远读”分析只能在有限的文学文本中进行并形成理论。除此之外,“远读”所使用的数据库大多数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大部分实践也以英语为中介。普里莫拉克等人认为,不管是分析工具还是数据库语言都应该超越英语的核心语言区,否则采用“远读”方法的世界文学研究将永远被禁锢在不平等、单一的框架之中。
  特拉斯提出了学者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她认为,目前已经有很多数字天文资源备受瞩目,“远读”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如此。但她表示,数字媒体和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同样也会面临挑战,如现代版权意识与知识付费体系发展日益完善,反而导致在访问书籍、文本、语料库等资源上存在不便。“远读”方法对资料有大量需求,就会更为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使用“远读”方法分析的文本主要集中在19世纪文学,而非现代文学。
  (摘编自练志闲《数字技术拓宽文学研究新方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远读”是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主张不必仔细阅读个别文本,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理解文本,总结文学现象或规律。
  B.作者认为细读能感受到文字的细微差别与复杂性,数字化工具能捕捉细读无法掌握的微妙细节,两者只是研究方法不同。
  C.作为人文学科一部分的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方法论的补充,只能批判性地处理数据驱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D.材料中“除此之外”的“此”,指的是当学者采用“远读”这种计算机辅助方法展开研究时,必然会遇到语言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化方法不利于文学分析,莫莱蒂则认为理解文学不能仅通过研究特定文本完成,细读无法揭示文学的本质。
  B.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推动“远读”的诞生,“远读”引发的争论拓展至文学研究的意义、目的、理论和实践等诸多领域。
  C.乔蒂认为“远读”应从文本内容的“阐释”转变为更宏观层面的“解释”,“阐释”具有主观性,而“解释”更具有客观性。
  D.特拉斯认为数字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也会面临新的挑战,所以使用“远读”方法分析的文本主要集中在19世纪文学。
  3.下列选项,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不符合“远读”特点的一项是( )
  A.某学者在系统地阅读了20部爱情小说后,发现一套“二元对立”原则,把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组织成树型对称结构。
  B.某学者通过“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中的“只好”,解读出顾客对孔乙己的冷漠和无视。
  C.某学者以《哈姆雷特》和《红楼梦》为例,利用图表等模型化工具,直观地展示了人物心理特点及其在情节中的价值。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某学者用大数据对“卧听”事象的施者、受者、时间、空间、流动进程等方面层层考察,步步深入“卧听的诗意世界”。
  4.在数字技术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远读”这一研究方法的发展?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介绍“远读”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试题答案:

1.A 2.D 3.B
  4.①与“细读”相结合;②完善理论基础;③规避新的不平等问题;④解决资源不便问题。
  5.①阐释概念:开头对“远读”的核心原则进行阐释;②与“细读”比较:指出“远读”与“细读”的不同;③引用有关学者的论述:梳理了众多学者关于“远读”的研究成果。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作者认为”错误。由原文“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化方法不利于文学分析,因为只有通过细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细微差别与复杂性”可知,这一观点是许多学者的,而不是作者的。
  C.“只能批判性地处理数据驱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错误。由原文“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数字人文必须批判性地处理数据驱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可知,数字人文必须这样做而不是只能这样。
  D.“指的是当学者采用‘远读’这种计算机辅助方法展开研究时,必然会遇到语言问题”错误。由原文“‘远读’分析只能在有限的文学文本中进行并形成理论。除此之外”可知,“除此之外”的“此”指的是“远读”分析只能在有限的文学文本中进行并形成理论。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所以”错误。由原文“数字媒体和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同样也会面临挑战,如现代版权意识与知识付费体系发展日益完善,反而导致在访问书籍、文本、语料库等资源上存在不便。 ‘远读’方法对资料有大量需求,就会更为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使用‘远读’方法分析的文本主要集中在19世纪文学,而非现代文学”可知,使用“远读”方法分析的文本主要集中在19世纪文学的原因是现代版权意识与知识付费体系发展日益完善,反而导致在访问书籍、文本、语料库等资源上存在不便,而“远读”方法对资料有大量需求。所以,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其核心原则之一都是倡导不必仔细阅读个别文本,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汇总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理解文本,探索作品之间的共性,总结文学现象或规律,常借助图表等视觉化技术呈现研究结果”可知,“远读”的核心原则之一都是倡导不必仔细阅读个别文本,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汇总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理解文本,探索作品之间的共性,总结文学现象或规律,常借助图表等视觉化技术呈现研究结果。而B选项是对通过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来解读文本内容的,所以不属于“远读”的特点。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化方法不利于文学分析,因为只有通过细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细微差别与复杂性。莫莱蒂本人也承认采用‘远读’的方法难以避免地会将复杂的内容抽象化、简单化,但理解文学不能仅通过研究特定文本完成,细读无法揭示文学的本质”可知,要将“远读”与“细读”相结合。
  由原文“比奥·乔蒂在《文学研究中的远读:探索理论中的方法论》中提到,‘远读’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它是文学研究中第一个没有文学理论支持的研究方法”可知,‘远读’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所以要完善理论基础。
  由原文“普里莫拉克等人认为,不管是分析工具还是数据库语言都应该超越英语的核心语言区,否则采用‘远读’方法的世界文学研究将永远被禁锢在不平等、单一的框架之中”可知,要更好地促进“远读”这一研究方法的发展就要规避新的不平等问题。
  由原文“数字媒体和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同样也会面临挑战,如现代版权意识与知识付费体系发展日益完善,反而导致在访问书籍、文本、语料库等资源上存在不便。‘远读’方法对资料有大量需求,就会更为困难”可知,要更好地促进“远读”这一研究方法的发展就要解决资源不便问题。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其核心原则之一都是倡导不必仔细阅读个别文本,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汇总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理解文本,探索作品之间的共性,总结文学现象或规律,常借助图表等视觉化技术呈现研究结果”可知,文章开头对“远读”的核心原则进行阐释。
  由原文“与‘远读’概念相对应的是‘细读’,即仔细、深入地分析文本,包括揣摩语言结构、段落与句子,甚至研究单词的含义,追求深层理解,是文学研究中传统和常用的研究方法”可知,与“细读”比较,指出“远读”与“细读”的不同。
  由原文“普里莫拉克等人在《远读二十年:对文学研究数字转向的思考》中研究了‘远读’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他们表示,‘远读’这种方法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文学研究重点的改变”“特拉斯认为,‘远读’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让研究人员能以‘鸟瞰’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并扩展可以提出的研究问题的类型。它与细读并列存在,没有孰优孰劣,二者只是不同的方法,共同为文学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工具”“沃里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与传统方法相比,‘远读’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是允许研究人员以不同的方式解读文本”可知,引用有关学者的论述,梳理了众多学者关于“远读”的研究成果。

  《数字技术拓宽文学研究新方法》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单材料文本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