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5-09 浏览:104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因此对文学的认识就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许多精彩的内容、形式和特点都被忽略或者遮蔽了。文学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地域特点与地域差异,揭示文学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不乏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言论,却鲜有论及文学与气候关系的。刘勰和钟嵘最早提到“气候影响文学”。《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谓“物色”,就是指“自然景色”,准确地说是物候学所讲的“物候”。《诗品·序》则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郭绍虞解释“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物色”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候的变化引起物候的变迁,物候的变迁引起感情的激动,感情的激动导致文辞(文学)的产生,这是文学作品产生的一种机制。在20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地理学家竺可桢在《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中引用杜甫的《杜鹃》、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诗,谈文学对气候、物候的反映,借以证明物候学的相关问题。
  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气候影响文学家生命和生命意识,从而影响文学。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它包括人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和认识,如对生命的起源、历程、形式的探寻,对时序的感觉,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也包括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例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质量、价值的不同看法。前者属于“生命本体论”,后者属于“生命价值论”。生命意识如此丰富的内容,自然气候可以触发它,但不能全部培育它,尤其是“生命价值论”方面的内容,能够担当培育之责的,主要是人文气候。
  自然气候能够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人们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产生时间紧迫感或危机感,多是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如人的生老病死或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物候现象。一般人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不够敏感,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农民)对于物候的反应,通常是一种知性的或理性的反应,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他们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会想到时间的流逝,并由此想到个体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唤起或强化更多的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物候之所以会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因为它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而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能激发文学家的创作灵感,但这种激发的原动力是气候。农民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迟早,从而适时地安排农事,文学家则由相关物候的变化,感知时序的更替,从而引发种种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
  生命意识并不是先天的存在,它是后天培育的。通常来讲,生命意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长期积淀,它是已然存在的,潜伏在人的脑海深处,只有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尤其是近距离的生老病死,以及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才能唤醒它,让它浮现出来。需要强调的是,人文气候(风俗、风气、民风、民俗)的形成,与自然气候也有关系,虽然不那么直接。一个地方的自然气候,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与风俗(风气、民风、风俗),即人文气候。因此,我们讲人文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培育作用,并不意味着自然气候没有加入到这种培育,只是不那么直接而已。同理,我们讲自然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触发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人文气候就不能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总之,气候通过物候影响文学家生命意识,而文学家生命意识又影响到文学家对生活与写作环境的选择,影响到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影响到文学家的灵感触发机制,从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内部景观等。
  (摘编自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的地域特点及差异,既是作品学,也是作家学。
  B.刘勰和钟嵘在其论著中最早提及气候对文学的影响,他们笔下的“物色”和“气”,指的就是物候和气候。
  C.竺可桢写过《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最早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论及气候、物候与诗人写作的互动关系。
  D.文学家不仅对物候变化有细腻敏锐的感知体验,而且能够用诗化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影响更多人的生命体认。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换言之,就是只重视人文气候,而忽视自然气候。
  B.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其中,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探究,都属于“生命价值论”的内容。
  C.生命意识来自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常处于潜伏状态,需要人世生老病死或自然物候现象的触发,才会将其唤醒。
  D.气候及物候不仅影响文学家对环境的选择,还直接影响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进而影响文学作品的内部景观。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作者关于“气候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观点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B.“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騒》)
  C.“遵四时以逝,瞻万物而思紛。悲落叶于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材料第四段(见画线句)指出,气候是激发文学家创作灵感的“原动力”。请依据原文,简要概括作者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
  5.杜甫的《登高》流传古今。试运用本文观点,简要说明诗人生命意识被激发的过程。

试题答案:

1.C 2.C 3.D
  4.①文学家的创作灵感源于其生命意识;②生命意识最初由物候触发;③气候周期性和地域性带来了不同的物候现象;④文学家由物候的循环变化引发种种生命体验。
  5.①诗人登高远望,观察到深秋猿啸鸟飞和落木萧萧的物候现象,引发他对时间易逝的感叹。②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孤独漂泊、贫病交加的生命状态,并唤起了他对人生之秋与家国之秋的深沉思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最早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论及气候、物候与诗人写作的互动关系”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段末说,竺可桢“谈文学对气候、物候的反映,借以证明物候学的相关问题”,可见他研究的是物候学,而非文学地理学,并且“最早”也无从体现。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换言之,就是只重视人文气候,而忽视自然气候”强加因果。“时代背景的分析”与“人文气候”,“地理环境的考察”与“自然气候”,彼此之间都不能画等号,原文中就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不乏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言论,却鲜有论及文学与气候关系的”的论述。
  B.“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探究,都属于‘生命价值论’的内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可知,“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属于“生命本体论”而非“生命价值论”。
  D.“直接影响”是对原文最后一段的文意曲解,原文中反复强调了“文学家生命意识”的作用,不可忽略。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的四月间大林寺桃花仍在绽放的景象,可用以证明气候、物候具有地域性,但它不适合用来支撑“气候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的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文章第三段内容“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气候影响文学家生命和生命意识,从而影响文学”以及原文画线句前语境内容“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能激发文学家的创作灵感”可知:文学家的创作灵感源于其生命意识,也就是说,生命意识是文学创作的“次生动力”,而这一“次生动力”最早就是由“物候”这一“原动力”触发。
  对于具体触发的过程,原文首先指出“人们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产生时间紧迫感或危机感,多是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而这里的具体过程就是“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也就是说气候周期性和地域性带来了不同的物候现象。
  而“一般人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不够敏感……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文学家不仅能够……会想到时间的流逝……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物候之所以会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因为它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而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中,作者则借此进一步说明了物候变化的循环性以及对于这一循环变化文学家与普通人反应的不同之处,由此可知:文学家由物候的循环变化引发种种生命体验。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展现了作者登高远望时眼前所见之景。其中,“风急”“天高”“猿啸”“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都是对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集中体现。正是眼前深秋猿啸鸟飞和落木萧萧的物候现象,使诗人更为真切地感受到秋天所蕴含的时光逝去之意味,从而引发他对时间易逝的感叹。也就是原文所说的“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他们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会想到时间的流逝”。
  而在颈联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常”“百年”等字更是道出眼前衰瑟秋景令诗人所产生的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文学家不仅能够……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唤起或强化更多的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因此诗人能够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孤独漂泊、贫病交加的生命状态,并跳脱出个人“小我”之思,上升到对于人类普遍性的人生之秋与家国之秋的深沉思考。

  《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单材料文本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