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文艺鉴赏的审美特点》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文艺鉴赏的审美特点》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5-10 浏览:103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既然艺术鉴赏是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那么,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作为审美主体,他有很大的能动性,是艺术形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当然,他不是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而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王朝闻把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叫作“再创造”。他说:“艺术形象,其实不过是借有限的但也就是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着既成的艺术形象。”
  ②既然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那么,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正如鲁迅所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当然,因为鉴赏的是同一部作品,作家所提供的信息——诱导物是相同的,所以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同小异。
  ③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体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因为没有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鉴赏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而再体现在头脑中。体验是以本人的记忆为基础的。演员在体验角色的感情时,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情绪记忆;读者在鉴赏艺术形象时,也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形象记忆。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从体验,也就无从“再体现”或“再创造”。但即使在同一或相近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人们,其人生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就必然有所差别。所以外国人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④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生活是无限广阔和无限复杂的,而艺术则只能用有限的画面和有限的笔触去表现它,作者选取典型情节和典型人物,抓住特征性的几点,加以勾勒,诱导读者、听众用想象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余味无穷。如果写得太实,不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那倒反而索然无味了。马远的绘图《寒江独钓图》,只画一个老人坐在小船头上独钓,画面很简单,但能引起读者的想象:这大概是一个高士,避开世俗的纷争,独钓寒江,恬然自得。欣赏音乐,想象的作用就更大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里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写的就是欣赏音乐时的想象和联想。如果连最起码的想象力也没有,那是根本无法欣赏艺术作品的。电影里有蒙太奇的组接,小说里的情节也有跳跃,没有想象就连续不起来。至于象征主义作品,意识流艺术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更不行了。当然,鉴赏者的想象是以艺术形象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的,不能离开它而胡思乱想。否则就离谱了,那就不叫艺术鉴赏。
  ⑤艺术鉴赏还有一种心理因素;叫移情作用,艺术作品是以情感人的,审美主体被感动之后,激发起了相应的感情,又将这种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去。这就是情感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是有条件的。首先,审美对象作为客体,它必须是美的,然后才能打动审美主体。但是,若把鉴赏活动仅仅看作是审美客体以美感感情打动审美主体,而审美主体似乎完全是被动的,那也不合乎事实。因为移情作用实际上是存在的。杜甫诗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鉴赏自然美时移情作用的例子。鉴赏艺术美也是一样。人们常常进入角色,与之同喜同悲,同笑同哭,为古人担忧。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记载:一个英国老太婆看《哈姆莱特》,到最后决斗的一幕,大声警告哈姆莱特说:“当心呀!那把剑是上过毒药的!”类似的例子尚多,这都说明观赏者的感情是外射到审美对象上了。当然,完全达到物我同一,失却了理智,也并不好,枪杀演坏人的演员就是极端的例子。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效果”的表演理论,要求演员在感情上与角色保持距离,从而避免使群众把对角色和演员本人的感情混合,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样,就必须要求鉴赏者亦情亦理,既能放纵感情,又能控制感情。
  ⑥艺术鉴赏不但是感受的过程,同时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所以在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中,还有再认识 再评价的因素。作者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在作品里,鉴赏者则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鉴赏者的认识水平可能低于作者,这样他就不能全部领会到作品的思想意义,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但是也有可能鉴赏者的认识水平高于作者,他可以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画面认识到更多的东西,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人们常说的“形象大于思想”,就是指这种情况。正因为艺术作品的思想不是直接说出的,而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有可能提供一些客观情况,让鉴赏者做出再认识与再评价。
  (摘编自吴中杰《文艺鉴赏的审美特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艺术鉴赏这一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中,鉴赏者不是被动的受感染者,而是具有主导地位的艺术消费过程参与者。
  B.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因此,不同的鉴赏者对于同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见仁见智,绝不可能相同。
  C.只有生活经验越丰富,体验才可能越深切;因此,读者生活经验的丰瘠程度就决定着他的鉴赏艺术形象能力的高下。
  D.艺术鉴赏既是感受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鉴赏者认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他对艺术作品思想意义认识的深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在《阿Q正传》中刻画阿Q这个典型形象,勾勒他的癞疮疤、瘦伶仃、黄辫子等外形特征,以此引导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人物形象。
  B.京剧舞台上通过演员的趟马动作来表现战马的驰骋,通过演员的划船动作来表现涉水,这些都是通过调动观众的想象力而达到的。
  C.“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从这两句诗词名句中都可以看出人在鉴赏自然景物时的移情作用。
  D.歌剧《白毛女》演出时,饰演黄世仁的演员因为表演太过逼真,差点被人枪杀,这足以表明移情作用在艺术鉴赏中是确实存在的。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④段的主要论点的一项是( )
  A.“为使想象臻于完整,只有普通的生活经验、普通的认识和观察是完全不够的。”(布罗夫)
  B.“想象是创造力,亦即综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与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雪莱)
  C.“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巴尔扎克)
  D.“想象不断地吸收感觉里的养料,就愈有吸引力;它愈和理性结合,就越发高贵。”(歌德)
  4.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包含哪些因素的作用?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5.什么叫“形象大于思想”?试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登鹳雀楼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试题答案:

1.D 2.C 3.C
  4.①感受:鉴赏者感受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②体验:经由体验,深切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③想象:在生活体验基础上,通过想象丰富艺术形象。④移情:审美主体被审美客体打动,将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上。⑤认识:鉴赏者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
  5.①“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特性,它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客观思想意义超越作家创造形象时的主观意图和主观思想。②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在后两句要表现的是登高望远,把千里之远的风光尽收眼底的主观愿望。而后世则把它看作是追求崇高理想的格言,因此它成为千古名句。这正说明后世人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是远远超出诗人的主观思想的。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不是被动的受感染者”“具有主导地位”错误。原文是说“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选项偷换成“不是被动的受感染者”,扩大了其外延。“具有主导地位”这一信息是节外生枝,原文并未述及。
  B.“绝不可能相同”错误。根据原文“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完全一样的”“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同小异”,这与 绝不可能相同”所传达的信息不等值。
  C.“因此,读者生活经验的丰瘠程度就决定着他的鉴赏艺术形象能力的高下”错误。据原文“因为没有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从体验”,可知原文只是阐述了体验、生活经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并没有说明生活经验的丰瘠程度和鉴赏艺术形象能力的关系,选项说法属于强加因果关系。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C.“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化的想象手法描写庐山瀑布奔泻而下的壮观气势,并没有移情作用在内。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④段主要论点是“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
  A.论说的是使得想象臻于完整的前提条件。
  B.论说的是想象的对象。
  C.指出懂诗的人(读者、鉴赏者)在阅读、鉴赏诗歌时他所发挥的想象力的作用。
  D.论说的是想象与感觉、理性的关系,这三者都与第④段的主要论点无关。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可知鉴赏者首先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
  根据原文“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体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可知鉴赏者在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体验,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
  根据原文“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可知想象是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鉴赏者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
  根据原文“艺术鉴赏还有一种心理因素;叫移情作用,艺术作品是以情感人的,审美主体被感动之后,激发起了相应的感情,又将这种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去”,可知移情是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审美主体被艺术作品感动,其又将这种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去。
  根据原文“艺术鉴赏不但是感受的过程,同时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所以在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中,还有再认识 再评价的因素”“鉴赏者则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可知认识也是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鉴赏者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原文“但是也有可能鉴赏者的认识水平高于作者,他可以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画面认识到更多的东西”,可知“形象大于思想”是指鉴赏者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画面认识到更多的东西,从而使作品的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客观思想意义超越作家创造形象时的主观意图和主观思想。
  《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所见。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后两句写所想。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登鹳雀楼》原诗后两句看,它主要表现的是登高望远,把千里之远的风光尽收眼底的主观愿望。但对读者而言,它又留下了更为深广的阐释空间,比如将之视作表达志存高远等。这表明读者的认识、评价会超出诗人的主观思想。

  《文艺鉴赏的审美特点》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单材料文本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