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中西历史理性之差异》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中西历史理性之差异》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1-29 浏览:203 

试题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意识,指关于人类社会经验关联性之感觉、知识、意象。此种意识本身为历史经验组成部分.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理解。雅斯贝斯比较世界文化,认为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多个文明中“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轴心期觉醒,各自独立发生,非由一点播散,因而各有理路,此为后来世界文化多样性之重要基础。雅斯贝斯的观察与中国历史情况基本契合。其语焉不详者,在于究竟各文明轴心期时代觉悟由哪些要素构成及如何引导各自后来文化、历史演变。刘家和先生则指出,中国轴心期时代文化觉醒突出“历史理性”特色,此与同时期欧洲文化注重“逻辑理性”构成对比。历史理性即指通过人类以往经验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之自觉。此一倾向,构成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历史理性体现在关于宇宙、社会、政治、文化、伦理各领域思考之整体、通达意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将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统一,使民本政治价值理念与历史学一起走向发达。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然而并非各家皆能达到这种统合性,儒家独能其事,与其系统整理、诠释先前时代历史典籍息息相关。孔子博览众书,而择取其至关紧要者,以高度现实关怀心态整理诠释所有前代经验,用以抒发本人政治理念。孔子所为,根本而言,为历史学与政治学融通之事,由是奠定中国传统历史学经世精神。此一传统,为司马迁于汉初完成《史记》之基础。《史记》撰写目标超出追述往事、求取直接经验教训局限,直指天下至道。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非仅个人雄心,且为历史理性精神诉求。此种精神于整个文化中一以贯之。由此可知,从往事中求证道理之历史意识一以贯之,中国传统历史学在中国文化中居核心地位。
  前述情况与西方史学史比较,立显巨大差别。西方早有史学,同时即有历史意识,然而逻辑理性占主导地位,历史意识只能从属。雅斯贝斯认为:“相形之下希腊科学并不钟爱真实事物,观念、类型、形式和前世知识引导它们……忽略大量的真实。”注重“观念、类型、形式和前世知识”便于发展形而上学,而“忽略了大量的真实”则导致对人类具体经验之轻视。历史学于欧洲固有独到成就,但在古典时代,没有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途径,在中世纪时代,复受神学支配。及至现代世界观展开、历史意识充分觉醒时代,历史学确立合法知识地位需通过侧身于科学方得实现。而历史学既然并非因自身独到认知价值而成立为合法学科,毕竟仍是附庸。此一进展于当时之结果,即历史学之过度科学主义化,此为欧洲19世纪历史学主要成就与局限之共同根源。
  中国文化重视人事、经验,倚重历史学而形而上学薄弱,此为中欧文化精神分殊之一端。刘家和先生曾指出,西方史学重普世史、共时性、空间,中国史学重通史、历时性、时间。此为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两种文化精神取向在历史学本身发展中之后果。充分注意历史意识在整个中国文化中融会所有知识之轴心作用,当可体察中国古人历史意识何以深沉。中国古人重人事,“敬鬼神而远之”,历史学并未从属于宗教。是以中国古人敬畏历史,将“名垂青史”视为获得永恒之路径。
  (摘编自赵轶峰《中西历史理性之差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雅斯贝斯对轴心期所产生的思想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奠基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他没有论及这些思想的构成要素。
  B.刘家和先生创造性地提出“历史理性”和“逻辑理性”这一对文化概念,他的相关论述填补了雅斯贝斯理论的空白。
  C.逻辑理性在希腊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促进了形而上学的发展,这使得希腊科学轻视具体经验而重观念、类型等。
  D.中国古人对鬼神敬而远之,对人事则比较看重,这一文化心理使得中国古人敬畏历史,将名垂青史作为人生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列举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例子,论证了中国传统历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B.文章围绕历史学展开论述,在文化的背景下论述中西历史学,分析了二者差异的表现及原因。
  C.文章由历史意识切入,引出中心话题“历史理性”,主体部分采用了对比论证,论证思路清晰。
  D.文章重点分析了历史学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地位,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优于西方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轴心期,多个文明各自发生思想觉醒,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今天中西历史理性的差异也跟这种影响有关。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B.历史理性体现于一种整体、通达意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将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统一,推动了民本政治价值理念与历史学的发展。
  C.中世纪欧洲,历史学受神学支配,而古代中国,历史学并未受宗教支配,形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
  D.历史理性强调以人类经验来探究事理缘由,这一观念契合了中国文化看重人事和经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试题答案:

1.D(A项,“但他没有论及这些思想的构成要素”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只是说“其语焉不详”,没清楚说出,并不等于没有论及。B项,“创造性地提出‘历史理性’和‘逻辑理性’这一对文化概念”于文无据,原文第一段说“刘家和先生则指出,中国轴心期时代文化觉醒突出‘历史理性’特色,此与同时期欧洲文化注重‘逻辑理性’构成对比”,并无证据表明这两个概念是刘家和创造性提出的。C项,因果关系错误)
  2.D(“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优于西方的文化”分析错误,文章并没有论证谁优谁劣)
  3.C(“形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原因归结错误。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对人事、经验是否重视,西方史学轻视人类具体经验,使得历史学在西方只能处于附庸地位,而在古代中国,由于重视人事、经验,历史意识在整个中国文化中起到轴心作用,因而历史学没有受制于宗教)

  《中西历史理性之差异》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社会科学类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