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的张力》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的张力》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1-28 浏览:192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于想了解科研进展的公众来说,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去查阅专业的学术期刊,因而基于科研论文而产生的科学新闻就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了解科研进展的重要渠道。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以科学新闻的方式传播和扩散有关的科研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科普的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相应科研成果的引用率,这在实证研究方面是有研究结论支撑的。而对于科学新闻的生产来说,基于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经过同行评议的科研论文而生产出来的内容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科学性,同时也能够满足公众的相关需求。
  从上述角度来说,科研论文与科学新闻的有效衔接应该成为一个“惯例”。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科技期刊也都采用了这样的模式,那就是在通过同行评议的科研成果发表之前,将准备好的科学新闻稿件以各种形式提供给媒体记者,并且协助媒体记者做好相应的采访工作,这种模式可以在科研论文发表的同时最大化地扩大传播效果,抓住公众的关注度,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实际上这其中还涉及一个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英杰芬格规则。该规则是由弗朗茨·英杰芬格在1969年提出的,大概内容是说,在科技期刊未发表科研论文之前,不宜通过媒体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换言之,媒体上报道的科学新闻应该基于同行评议后的科研论文。当然这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一种做法,因为从取得科学发现到发表科研成果,其间要有一定的时间延迟,但是媒体则追求科学新闻的独家和首发权。因而一些科技期刊采取了设置“限时禁发”的制度,以确保对科研成果的相关新闻报道要以科研论文的发表为基础,当然也就有了随后的“无论文、不新闻”的具体实践。当然,随着媒体发表节奏的加快以及自媒体的蓬勃发展,“限时禁发”制度的时间延迟越来越短,科学新闻甚至可以做到与科研论文同步上线,但是无论如何,对科研成果的报道还是要基于科研成果的发表。
  但是,现实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一个背离这种原则的现象,那就是一些科研人员绕过科技期刊或者绕过同行评议,直接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媒体和公众“公布”科研成果,当然这其中涉及科研成果首发权的问题,但同时也给科学新闻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比如斯坦利·庞斯和马丁·弗莱西曼并不是通过科研论文而是借助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外宣称他们在室温下成功地完成了冷核聚变实验。而最近的例子莫过于,近日韩国物理学家团队在某网站上传了两篇论文,宣称发现了首个室温常压下的超导体。虽然科学界对这一情况相对冷静,因为有关室温超导的“乌龙”,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这个“乌龙”再一次给金融界,尤其是投资圈带来了震动,“资本市场被引爆”,甚至有人调侃说:“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金融圈多次攻克重大科学难题,而科研圈总是跟不上之间的矛盾。”这种说法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但是也说明了当前科研成果发表与科学新闻生产之间的张力。
  其实在这一轮的媒体报道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品味的现象,当然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做好基于科研成果的科学新闻生产。
  首先,科学媒体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科研成果不再停留在只发表在科技期刊中,更加追求在公众中的知晓度,因而一些科研成果采取了某种意义上的“亲媒体”做法,甚至让科研结论变得更加“诱人”。毕竟每年有大量的科研论文被生产和发表出来,为了得到媒体的宣传与报道,它们也需要“走出深巷”,而媒体在生产科学新闻的过程中则需要对科学媒体化现象保持警惕,在选题方面可以征求相关领域不存在利益冲突的专家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科研成果。
  其次,自媒体压缩甚至避开从科研论文到科学新闻的流程。为了第一时间抢占首发权,一些自媒体账号会避开或者跨过新闻生产的常规流程,甚至采用一些夸大其词的方式来吸引关注,因而需要规范科学新闻生产的流程,提升相关从业者的科学素养,确保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科学新闻。
  再次,需要强化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和责任。科研成果从发现到发表再到传播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科学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同行评议等作用,确保优秀的科研成果得以发表,并与媒体密切合作,扩大科研成果的公众知晓度,同时积极践行英杰芬格规则,确保科学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摘编自王大鹏《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的张力》)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新闻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能起到科普的功能,并能提升科研成果的引用率。
  B.作为科研论文与科学新闻衔接的“惯例”,科技报刊的工作人员应提前将科学新闻稿件提供给媒体,并协助做好采访工作。
  C.现实中会有一些科研人员违背英杰芬格规则,以某种“亲媒体”的形式进行科研成果的发表,以追求公众的知晓度。
  D.作者认为,科学共同体在科研成果从发现、发表到传播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应得到强化,以确保做好科学新闻生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术期刊可以追求最大化的新闻效果,但是必须以相关科研论文的发表为前提。
  B.1969年英杰芬格规则被提出之前,媒体所报道的科学新闻不必基于同行评议后的科研论文。
  C.文章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说明了现实情况下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之间的张力问题。
  D.自媒体相关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如果能够得到提高,将有助于目前科学新闻生产的规范化。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某品牌某系列手机“未发布先销售”的策略,引发全民抢购热潮,而且获得媒体及消费者广泛好评。(《文汇报》)
  B.张文宏教授点评mRNA疫苗技术的落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盗火”,预示可能会带来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变。(《第一财经》)
  C.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使用量子纠错技术将量子比特的寿命延长一倍以上,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证明了量子纠错的可行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央视公开采访中,中国JF-22风洞设计师姜宗林指出,中国在驻定斜爆震发动机方面取得一定突破,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
  4.一篇媒体报道的规范的科学新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
  5.作者认为的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之间的张力具体指什么?应如何处理?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试题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为科研论文与科学新闻衔接的‘惯例’”错误,原文是“科研论文与科学新闻的有效衔接应该成为一个‘惯例’”,是未然情况,B项表达成了已然。
  2.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学术期刊”偷换概念,应该改为“科学新闻”。B项,于文无据,英杰芬格规则是在1969年被提出的,但是在这之前,科学新闻的报道是否遵守相关规则,文本没有明示。C项,没有对比论证,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手法。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三段观点为“对科研成果的报道要基于科研成果的发表”。只有C项涉及科技期刊,故选C项。
  4.①基于同行评议后的科研论文;②内容真实、可靠;③满足公众的相关需求;④发挥科普功能。(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可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先锁定答案区域,再加以概括即可。另外科学新闻符合一般新闻的特征,答案也要考虑进去。
  5.第一问:张力在此指科研成果发表与科学新闻生产之间矛盾、不相容的关系。(2分)取得科学发现到发表科研成果,会有时间延迟,但媒体追求科学新闻的独家和首发权,即新闻的时效性,时间延迟越来越短,所以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两者矛盾且不相容。(2分)
  第二问:无论如何,对科研成果的报道要基于科研成果的发表。(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根据文本,先找出和“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之间的张力”以及“如何处理”的相关信息,再加以概括即可。

  《科研成果与科学新闻的张力》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多材料文本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