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文言文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题目详细信息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上传:2024-01-18 浏览:383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 则田荒而国贫矣。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 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河间献王曰:“管子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美谷者,国家所以昌炽,士女所以姣好,礼义所以行,而人心所以安也。《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晋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 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 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
  (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今为A末作奇巧B者C一日作而五D日食E农夫终岁之后作G不足以用自食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事, 指从事, 这与《论语十二章》中“请事斯语矣”中的“事”词义相同。
  B.归,指亲附,这与《论语十二章》中“天下归仁焉”中的“归”词义相同。
  C.本,指事物的根本,与《大学之道》中“物有本末”中的“本”词义相同。
  D.贵,指崇尚,这与《老子四章》中“不贵难得之货”中的“贵”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管仲看来,治理国家要先使人民富裕,这样才易于治理,引导百姓从事农业,不让田地荒芜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B.管仲认为,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其王业。
  C.管仲说君王以“天”为贵,齐桓公抬头看天,这说明他理解中的天是自然之天,未明白管仲真正要表达的是统治者应以民为天。
  D.晋文公同咎季对话,并将对话内告知车夫,在车夫的建议下,他下令不准滥修宫室,即使要修建屋室也不能以耽误农事为代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1)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4分)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4分)
  14.两则材料关于治国的观点有何相似之处?(3分)

试题答案:

10.CEG
  11.B
  12.D
  13.(1)粮食,是成就王业的根本大事,是君主的重大事务,是治国的(根本)途径。
  (2)百姓亲附他(社会)就安定,辅助他(国家)就强盛,指责他(统治)就危险,背叛他(政权)就覆亡。
  14.两则材料都认为治国要首先使人民富裕,要重视农业生产。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阅读答案及翻译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文言文专题指导

更多文言文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文言文综合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