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专题指导 > 文言文指导 > 关于断句的小故事,让你更好解决文言文断句

文章浏览

关于断句的小故事,让你更好解决文言文断句

来源:网络 浏览:10487 上传:2017-02-05

故事一
  有甲、乙二人,虽为友并非好友。一次,乙去访问甲,已近晌午,甲并无意留乙吃午饭,而乙却想在甲家里蹭饭吃。此时,忽传来雷声,乌云翻滚,眼看大雨将至。乙于是提笔写了这样一行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是想这样断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而主人却假装不懂他的用意,用另一种方法来断句,并吟了出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乙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故事二
  一个富人请一位老先生教书,同一份合同,双方都非常满意,可是理解上却差之千里:富人的理解是“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先生的理解是“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故事三
  清代有位书法家给慈禧太后题扇,写的是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可由于心情紧张,竟写漏了一个“间”字。慈禧太后大怒,一口咬定该书法家欺她没学识,非要将其斩首不可。书法家急中生智,急忙解释道:“此处并非遗漏,而是填写的一阙小曲,”并当即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关门”慈禧听了以后,无言以对,只好赐酒压惊。这位书法家巧断句换回了头颅。
  故事四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音节和谐圆满,描绘自如,毫无造作之痕。景象清新生动,境界优美,写景寓情,情景交融,向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但却有人另辟蹊径,断出另种清新境界,摇出了一电影中那朦胧而浙沥的春雨,疲倦而落魄的赶客,蓑笠下牧童悠闲自得的神态,高悬酒字的茶楼,杏花掩映下村庄的特写镜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另一种版本却将诗断成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长短句相结合,读起来曲径通幽,回味悠长,韵律十足,别是一番情趣在心头……周恩来同志同国民党反动派辩论。周恩来义正辞严地雄辩,对方理屈词穷之后,便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叫嚷:“对牛弹琴!”对这无理的诬蔑,周恩来当即灵机一动,妙用断句反驳过去:“对,牛弹琴!”
  故事五
  从前,有个为富不仁的大老财,对长工、伙计甚至教书先生都非常刻毒。不但一日三餐少米缺油,就连讲好的工钱也要克扣赖账。伙计们极为不满。这一年过年,老财主请来教书先生说:“请你写副春联,要显示我店酒好、醋酸、猪大、鼠瘟、发人、发财。写得好,我送10两银子润笔。”这教书先生素知财主为人,总想借机戏弄他一番。经过一番考虑,决计在“断句”上弄点笔墨,显显书生本事,于是写道: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酿坛坛酸”,横匾是“人多病少财富”。开始念时是这样断句的:“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其实还可以这样断句:“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故事六
  一个人总是挨官司。过年时,他对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并且贴了一幅对联,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只是没加标点。结果小儿子来探亲时读出了这幅对联,让全家十分惊讶。他读的是:“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故事七
  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只有一支脚,你相信吗?”孔子说:“夔是人,为什么只有一只脚?”他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而独有音乐天赋。尧说:“夔有这一个特长就够了”,故任命夔为乐礼官。所以君子说:“夔有这一个天赋,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的意思。”)名词“足”活用为形容词“足”的问题,形容词“足”应为“足够”之意。
  故事八
  山海关长联,上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下联: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古文里,潮=朝,涨=长。加标点后就可以读成: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这就容易明白了。更妙的是,我们还可以把“长”看作等同于“常”,读出不同的花样来。
  故事九
  《论语·泰伯第八》:“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这句话,有两种句读法,意思则截然相反:
  其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二,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如果人民的素质好,就要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生存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好,就要努力教化提高他们。)
  有人说其一断法,是宣扬愚民权术的,不是孔子的本意;其二断法充满民本思想,才是他老人家的本意。因为他又是一位倡导“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不是吃官饭的文人。
  故事十
  相传明朝弘治年间,有家财主的豪宅刚落成,请祝枝山写对联。祝挥毫写了下面一副:
  “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财主责怪祝枝山为何给他写这样不吉利的话。祝枝山笑笑说:
  “为甚麼说这对联不吉利呢?我念给你听吧!
  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这是大吉大利啊!”
  财主听了,啼笑皆非。
  故事十一
  大学之道
  在大学之道里,有一句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前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有一位东村的私塾老师,他教学生这麼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老师念到这里就惊叫一声,怎麼少了个”得”字。
  而西村也有一位老师,他又有另一种教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亦惊讶的说,怎麼多出”得”字呢?
  有一天,东村的老师跑到西村去找这个老师时,一听他这麼念,他恍然大悟似的说:“怪不得我怎麼念都少了『得』,原来我的大学之道的『得』跑到你这里来了!”
  故事十二
  某财主延聘教席,问先生有何要求,先生写下一字条,上书:“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萝卜断不可少不得学钱。”先生应聘后,财主天天给先生吃青菜萝卜,于是先生问东家为何不按我写的要求供我吃?财主拿来先生写的字条,对先生说道,你看这不是你写的吗?先生拿来看后,哭笑不得。何原因?原来财主将先生写的字条断句成:“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萝卜断不可少,不得学钱。”于是先生说:我写的这个条子原意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萝卜断不可。少不得学钱。”财主说,你又没断清楚,谁知道你是这个要求,要是知道你是这个要求我还不请你呢。
  故事十三
  伟人云:“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密友甲、乙在私室笑谈,甲:“这话若另断句,本意全反。”乙:“试言之。”甲:“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乙大惊,忙掩甲口。奈隔墙已有耳,甲遭批斗关押,遣送蛮荒之地“改造”,乙入“另册”,郁郁终生。
  甲平反回籍,须发尽白。再寻老友乙,墓木已拱。
  故事十四
  有一位教授写了一句话,让学生们在上面写上标点符号。
  结果,所有的女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而所有的男生的答案却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最新文言文专题指导文章

更多文言文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及试题

随机推荐文言文题目

文言文指导文章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