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语言运用 > 综合语用_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

题目详细信息

综合语用_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

上传:2024-02-13 浏览:268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
  同时人方中通《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试举‘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之句,谓‘烧’字粗俗,红叶非火,不能烧人,可也。然而句中有眼,非一‘烧’字,____①____,犹之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耳。诗词中有理外之理,岂同时文之理、讲书之理乎?”也没有把那个“理外之理”讲明白。
  宋人常用“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晏几道《临江仙》:“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黄庭坚《次韵公秉、子由十六夜忆清虚》:“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陆游《初夏闲居即事》:“轻风忽起杨花闹,清露初晞药草香。”……①从这些例子证明,②方中通说“闹”字“形容其杏之红”,③还不够确切,④应当说:“形容其花之盛(繁)”。⑤“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⑥仿佛在听觉里获得了视觉的感受。
  这类“闹”字的用法,不仅常见于古诗文,____②____。例如《儿女英雄传》三八回写一个“小媳妇子”左手举着“闹轰轰一大把子通草花儿、花蝴蝶儿。”形容“大把子花”的那“闹”字被“轰轰”两字申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这也足以证明近代白话往往是理解古代文言最好的帮助。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18.下列句子中的“再”与文中加点的“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色已晚,再不加快速度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B.在这么多字帖中,没有比这本再适合你的了。
  C.他早已有了成见,你跟他再解释也没啥用了。
  D.新疆真美,我已做好明年再去一次的打算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含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1.请对李渔、方中通有关“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的见解,分别作出点评。要求每人不超过30个字,句子简洁流畅。(4分)
  22.参考文意,从第三段包含“闹”字的诗句中任选其一,并从“通感”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3分)

试题答案:

8.B(B项与文中加点的“再”都表示在比较中程度加深,有更加之意。A项表示如果继续下去会怎样。C项表示即使继续下去也不会怎样,D项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
  19.①不能形容其红之多 ②也见于后世的白话作品(4分。每写对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⑴语句:①;修改为“从这些例子来看”,或删去“从”。
  ⑵语句:④;删去冒号,或将句号置于后引号之前。
  ⑶语句:⑥;修改为“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6分。序号准确各给1分,修改正确各给1分)
  21.李渔:①对“闹”字的通感特点完全没有认识;②一味采取嘲笑的态度。
  方中通:①认识到“闹”字的表达效果;②但没有讲清其中的道理。
  (4分。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句子流畅给1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示例一:“风吹梅蕊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传神地写出了梅花在风中轻摇、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示例二:“车驰马骤灯方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将夜晚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
  示例三:“三更萤火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形象地描写出夜半时分萤火虫乱飞的独特景观。
  示例四:“轻风忽起杨花闹”的“闹”字,用听觉写视觉,生动描绘了杨花在风中漫天飞舞的晚春景象。
  (3分。意思答对即可)

  综合语用_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语言运用专题指导

更多语言运用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综合语用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