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东方(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东方(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1-29 浏览:218 

试题内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节选)魏巍邓军的团部设在山坡上的一片松林里。枯黄的陈年的松针积了很厚一层,踏上去软绵绵的。警卫员们就在这里铺上了两张淡绿色的雨布,作为他们团长和政委休息的地方。
  经过一夜急行军,警卫员们靠着树干很快就睡熟了。尤其是小迷糊,头枕着背包不住地打呼噜。邓军和周仆却静静地坐在雨布上,毫无睡意。和师部的电话线已经架通,师长在电话上两次催问敌人的情况。可是派出的侦察员还没有回来。将近中午,最先派出的几个侦察员回来了。他们一致报告说:敌人已经到了龟城,炮火已经打到了龟城以北。
  邓军立刻抓起耳机向师长报告。师长听完报告,像是沉吟片刻,然后问道:“他们是亲眼看到的吗?”
  邓军转过脸,对着几个侦察员严肃地问:“你们究竟是不是亲眼看到的?”“我们确实到了龟城附近。”一个侦察员解释说,“一路上逃难的老百姓都说敌人到了龟城。我们亲眼看到,敌人火炮的弹着点,落到龟城以北不远的地方。”
  邓军把侦察员的话,如实做了说明。只听师长在电话里带着责备的意味说:“这就不对!敌人的炮打到龟城附近,正好说明敌人并没有进占龟城。你听听炮声,这是远射程炮的声音!很可能这是敌人用远程炮火对人民军进行火力追击。”
  邓军考虑着,没有答话。只听师长又说:“这是一场新的战争,比国内解放战争更要严酷的战争。要注意个别人是否有怯战心理……要教育侦察员,情况一定要搞确实。不然,我们究竟是在龟城以北打击敌人呢,还是在龟城以南打击敌人呢?这就马上要影响我们的行动了。……”师长可能考虑到自己新提升不久,不适合对一位老战斗英雄用这样的口吻,才又改变了调子说:“老邓呀!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这邓军一向心胸坦荡,襟怀洁白。多年的革命生涯,锤炼了他极为坚强的组织观念。尽管今天的直属上级是不久以前的同级干部,而且是多年以前的下级,在他看来,在革命的道路上,这并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现象。刚才师长最后两句话的过分客气,倒反而使他有几分不快。
  他立刻说:“请放心,我马上组织力量查清前面的情况!”
  周仆见他要行动,瞅着他说:“老邓呵,你要到哪里去?”
  “到前面去!”邓军说着,把他那只假臂也摘下来,往地铺上一扔,“这劳什子打起仗来真碍事,先收起来吧!”
  “你又来了!”周仆用食指点着他说,“我批评过你多少次了,什么事都要亲自出马!叫侦察参谋带他们去就不行吗?”
  “侦察参谋当然也要去啰!”“那你……”
  “老伙计!”邓军拖长声说,“这一次倒是你盘算错了。你算一下,到天黑还有多长时间?等他回来,就是侦察确实了,我啥时候出发看地形呢?”
  周仆脸上终于出现了微笑,算是一种默许。很快,一支包括侦察参谋、联络员和半个侦察班的轻便小队下了山坡,插到灰尘飞扬的公路上去了。侦察参谋带领着三个侦察员跑步赶到前面,邓军和其余的人随后跟进。
  天气灰蒙蒙的。一路上,依然是时断时续地撤退的人流。这时,邓军更清楚地看到他们疲惫的脚步和焦苦的面颜。他们的脸上、头发上和他们的白衣上,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古老的牛车木轮,比人的脚步还要迟缓,咯噔咯噔地发出颠簸的车声。有几个妇女坐在路旁喘息着,一面擦汗,一面给孩子喂奶,以便继续上路。路上不断看到为减少重量而丢弃的包袱,还有那磨透了底的朝鲜的船形胶鞋。
  邓军按捺着心头的痛楚疾步前进。一边留意着两边灰苍苍、紫郁郁的山峦,极力把沿路地形记在心底。
  为了严守秘密,不暴露是中国人,邓军规定谁也不准说话。只让联络员去查问情况。结果一连问了几个老百姓,都说敌人昨天晚上就到了龟城。这些老百姓为了避开龟城,是从小路绕过来的。
  邓军不管这些,命令侦察员继续前进。炮声越来越近了,就好像打在山那边似的。路上行人也越来越少,整个山沟,充塞着一种严森森的气氛。
  公路盘旋上山,他们抄着小路爬上山顶。邓军放眼一望,山下是一块小平原。在公路通过的地方,仿佛是一片市镇。
  侦察员一指:“那就是龟城了。”
  邓军取出望远镜一看,虽然距离并不太远,但因为被一片湿濛濛的云雾笼罩着,混混沌沌、看不清楚。隔一会儿就有三四发炮弹打在城北附近的公路上,白烟缓缓地上升着、与低就的云雾混在一处。
  邓军收起望远镜,正要举步下山,侦察参谋回过身来说:
  “三0一!”他叫着团长的代号,“我看你还是在这里等一下,我们先摸进城去看看。”
  邓军装作没有听见,只管向山下走去。
  他们进得城来,穿过整整一条街,还不见一个人影,寂静得像是一座死城。只有自己的脚步声沙沙地响。这里大约经过多次轰炸,有一些房子炸倒了,有些被震裂得歪歪斜斜,使人觉得仿佛只要用手一推就会坍在地上似的。街道上和住家户的门口,遗落着包袱、枕头和孩子的小胶鞋。可以想见,人们是怎样在侵略者的逼迫下,匆匆离开温暖的家宅。
  【注】本文节选自《东方》,有删减、小说描写了我国抗美援朝战场的斗争场面,塑造了邓军等一系列人物形象。1982年,魏巍凭借长篇小说《东方》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一夜急行军,以小迷糊为代表的警卫员们因为劳累,很快就睡熟了;而以邓军和周仆为首的团部领导因为心里焦急,毫无睡意。
  B.邓军听到侦察员的报告后和师长听到邓军的报告后反应不同:邓军听到报告后立即抓起耳机向师长报告,而师长的反应则表现出其丰富的侦察经验。
  C.侦察路上,看到时断时续地撤退的人流,目睹人们疲惫的脚步和焦苦的容颜,邓军按捺心头痛楚,表达了他对朝鲜百姓的同情。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D.为了严守秘密,不暴露中国人身份,邓军只让联络员去向百姓查问情况,这是因为他担心百姓发现他们是中国人后向敌人透露消息。
  8.本文讲述的是朝鲜战场中志愿军侦察敌情的活动。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讲述侦察故事的。
  9.假如侦察参谋想请邓军团长亲自为新战士介绍侦察经验,请你结合小说文本,谈谈如何才能完成侦察任务。

试题答案:

7.D
  8.①使用全知视角。全方位的展现邓军、周仆等人的想法、动机、情感等,丰富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故事情节,同时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和完整。②使用对话描写。小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如邓军与师长,刻画了人物形象,推进了侦察故事的发展。③注重场面描写。如对朝鲜人民的撤退场面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使侦察故事更加真实生动。
  9.①要以眼见为实,不可道听途说。小说中先派出的侦察员听信百姓的话,导致误传敌情。②胆量要大,不可畏敌不前。小说中邓军带领侦察参谋和侦察员亲自上前线;不顾侦察参谋劝止,一路前进,直至龟城。③心思要细密,不可粗心大意。小说中邓军细心观察沿路地形;为了严守秘密,只让联络员去查问情况。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这是因为他担心百姓发现他们是中国人后向敌人透露消息”错误。原文是“为了严守秘密,不暴露是中国人,邓军规定谁也不准说话。只让联络员去查问情况”,无中生有。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从叙述视角的角度分析,“周仆见他要行动,瞅着他说:‘老邓呵,你要到哪里去?’‘到前面去!’邓军说着……周仆用食指点着他说……邓军拖长声说,‘这一次倒是你盘算错了。你算一下,到天黑还有多长时间?等他回来,就是侦察确实了,我啥时候出发看地形呢?’周仆脸上终于出现了微笑,算是一种默许”,使用全知视角。全方位的展现邓军、周仆等人的想法、动机、情感等,丰富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故事情节,同时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和完整。
  从叙述方式的角度分析,小说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师长听完报告,像是沉吟片刻,然后问道……邓军转过脸,对着几个侦察员严肃地问……一个侦察员解释说……邓军把侦察员的话,如实做了说明。只听师长在电话里带着责备的意味说……邓军考虑着,没有答话。只听师长又说……”,通过邓军和师长的对话刻画了人物形象,推进了侦察故事的发展。
  从叙述场景的角度分析,注重场面描写,“他们的脸上、头发上和他们的白衣上,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古老的牛车木轮,比人的脚步还要迟缓,咯噔咯噔地发出颠簸的车声。有几个妇女坐在路旁喘息着,一面擦汗,一面给孩子喂奶,以便继续上路。路上不断看到为减少重量而丢弃的包袱,还有那磨透了底的朝鲜的船形胶鞋”,集中描写了朝鲜人民的撤退场面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使侦察故事更加真实生动。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根据原文“将近中午,最先派出的几个侦察员回来了。他们一致报告说:敌人已经到了龟城,炮火已经打到了龟城以北……‘你们究竟是不是亲眼看到的?’……‘一路上逃难的老百姓都说敌人到了龟城。我们亲眼看到,敌人火炮的弹着点,落到龟城以北不远的地方’……只听师长在电话里带着责备的意味说:‘这就不对!敌人的炮打到龟城附近,正好说明敌人并没有进占龟城。你听听炮声,这是远射程炮的声音!很可能这是敌人用远程炮火对人民军进行火力追击。’”,可知先派出的侦察员听信百姓的话,导致误传敌情,所以要以眼见为实,不可道听途说。
  根据原文“侦察参谋带领着三个侦察员跑步赶到前面,邓军和其余的人随后跟进”“邓军装作没有听见,只管向山下走去”,可知邓军带领侦察参谋和侦察员亲自上前线;不顾侦察参谋劝止,一路前进,直至龟城,所以胆量要大,不可畏敌不前。
  根据原文“一边留意着两边灰苍苍、紫郁郁的山峦,极力把沿路地形记在心底”“为了严守秘密,不暴露是中国人,邓军规定谁也不准说话。只让联络员去查问情况”,可知邓军细心观察沿路地形;为了严守秘密,只让联络员去查问情况,所以要心思要细密,不可粗心大意。

  《东方(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小说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