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14-12-03 浏览:4531 

试题内容:

三、必考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18小题。共16分。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彭林①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将东西文化归结为“礼”“法”二字。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穆又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说清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②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礼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以礼为尽人皆有的四个善端之一,无礼者谓之非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③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④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政府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⑤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愿望很好,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⑥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起,民本主义迅速崛起,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人的自主意识抬头,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⑦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
  ⑧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
  (删改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2日05版)
  请将15、16题的答案填在答卷上。(15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
  A.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我们只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可解决中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B.人生第一要义就是礼,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要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需要。
  C.中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方风俗各异,但国家能保持统一的趋势,其深层原因是在礼的层面上彼此认同。
  D.要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首先就必须要对东西方文化有一个清醒而深入的认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E.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性本恶,人的灵魂只有上帝能拯救,人类要按照天意与民意管好自己的灵魂。
  16.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因此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B.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证明了孔子关于“礼”的那一套理论在当时根本行不通。
  C.因为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所以中国在总体上维持了文明的高水平。
  D.独具特色的中华礼仪影响深远,对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7.为什么作者认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4分)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答:
  18.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打破传统道德底线的事件,如“小悦悦”事件等,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应该加强传统礼学的教育,让人们知礼明礼。请依据文意,谈谈你对这种呼吁的理解。(4分)
  答:

试题答案:

15.C、D (A.“只要…就…”条件关系绝对化错误,原文是“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B.这一观点是中国人的看法,而并非所有人的看法;其次“其它动物则不需要”偷换概念,原文是“其它动物则不能”。E.事实混乱,“按照天意与民意管好自己的灵魂”并不是西方文化的思想,而是中国文化的。)
  16.D( A.因果关系不成立。B.春秋乱世有很多原因,不能证明理论的不可行。C.是因为中国人从小到大“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所以“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17.【4分每点1分】
  ①中国人按照礼来生活的,通过礼自别于禽兽
  ②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③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
  ④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
  18.①礼学在当今中国依然具有生命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如道德等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而道德需经礼落实到人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
  ②广东经济高速发展,但出现了一些如“小悦悦”一样的社会道德水平不尽如人意的事件,这说明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精神层面的需求如道德还未提上议事日程,使人们行为“失范”。(1分)
  ③许多人呼吁应该加强传统礼学的教育,让人们知礼明礼,这说明社会对道德的呼唤,而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可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只有通过礼的教育,让道德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1分)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社会科学类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