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一)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一)语文试题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实践过程的展开总是面临理性化或合理性的问题,包含形式和程序两方面,但无法忽视实质的内涵。从实质层面看,实践过程的理性化既涉及“合理”,也关乎“合情”。
  ②“情”首先具有实在性的含义,所谓“实情”“情境”等等,便体现了这一点。在本体论层面,“情”所表示的首先是事物多样规定的真实性,既涉及实在性,也关乎特殊性、差异性,在此意义上,“情”更多地与存在的真实情境相联系。相对于“情”的以上含义,“理”所展示的首先是普遍的法则、原则或规范。实践过程中的合“情”与合“理”,意味着既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又适合于特定的实践情境,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
  ③“情”的另一基本含义涉及人的内在情感。情感具有实质的价值意义:如果说,普遍的规范、原则主要从形式的层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那么,情感则从实质的方面展现了具体的价值意识。情感的这种真切性和具体性,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实质的价值内容。相应于此,“合情”意味着在实质的层面合乎一定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合理”,则表现为从形式的层面循乎价值原则,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赋予相关实践活动以正当性,这种正当性本身同时体现了价值意义上的合理性或理性化。
  ④就主体间的交往而言,除了通过对话、讨论、相互批评等语言活动而达到的彼此理解之外,还涉及主体之间基于情感的沟通。言说者对于聆听者不仅应当晓之以“理”,而且需要动之以“情”:不仅应当通过理性、逻辑的力量而使聆听者不能不接受其所说的内容,而且需要通过情感的感化,使之心悦诚服。仅仅凭借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往往容易使言说成为冷峻的强制,难以使人乐于接受。唯有同时渗入真情实意,才能使人既“信”又“服”、达到“信服”之境。
  ⑤另一方面,从听者对说者的态度看,则应当有同情理解的意向。广而言之,这里同时涉及人我之间的相“感”。在中国哲学中,“感”既指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又指人对世界、他人由“感”而“通”,所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里的天下兼及他人,与之相联系的“感”既不同于静观,也有别于逻辑的思辨,“通”则不仅指理性层面的“达理”,而且也包括情感层面的“通情”。与单纯的程序合理性不同,通“情”而达“理”以人我相感、情理交融的方式,体现了主体间交往过程的合理性。
  ⑥以上主要从实践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考察实践过程理性化的不同内涵。从引申的意义看,上述过程所内含的“合情”与“合理”,也关乎主客体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所涉及的合理性不仅仅表现为合乎理性的谋划、计算(合理),而且在于它同时既关注具体的实践情境(实情),也体现了基于喜爱或爱惜之情(合情)。
  (选自杨国荣《“合理”与“合情”》,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只有在实践过程的理性化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得以彰显。
  B.“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并不是源于纯粹理性化的分析,而是来自于实践过程本身。
  C.“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理性化程度越高,包含的情感因素越多。
  D.“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在于情感因素总是在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根本无法回避。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开宗明义,明确提出关注的问题是实践过程的理性化,并指出分析时既要着眼于其形式和程序,又要顾及其实质的内涵,由此引出中心论点。
  B.第②③段承接上文,阐明“情”既具有实在性的含义,又涉及人的内在情感;并且将其与“理”作了对比,进而论证了“合情”与“合理”的关系。
  C.第④⑤段从“主体间的交往”这一角度进行论述,首先点出聆听者对言说者应有同情理解的意向,然后指出言说者对聆听者更要有基于情感的沟通。
  D.第⑥段作总结及延伸,指出无论是从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来看,还是从主客体关系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来看,都需要既“合理”,又“合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既要合乎特定的实践情境,又要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合情”与“合理”须相互统。
  B.实践活动本身的正当性赋予了“合情”与“合理”内含的价值原则,二者分别从实质和形式的层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倾向。
  C.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式的通“情”达“理”包含理性与情感两个层面,虽然缺乏程序合理性,但却在实质上更具合理性。
  D.在实践展开的具体过程中,如果既关注合理的谋划与计算,也关注主体的喜爱或爱惜之情,就能够正确解决理性化的问题。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彭阳王勰,字彦和。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启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许,乃毁瘠三年,弗参吉庆。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
  从征沔北,诏曰:“明便交敌,可敕将士肃尔军仪。”勰于是亲勒大众。须臾,有二大鸟从南而来,一向行宫,一向幕府,各为人所获。勰言于高祖曰:“始有一鸟,望旗颠仆,臣谓大吉。”高祖戏之曰:“鸟之畏威,岂独中军之略也?吾亦分其一尔!此乃大善,兵法成说。”至明,便大破崔慧景、萧衍。其夜大雨,高祖曰:“昔闻国军获胜,每逢云雨。今破新野、南阳,及摧此贼,果降时润。诚哉斯言!”勰对曰:“水德之应,远称天心。”高祖令勰为露布,勰辞曰:“臣闻露布者,布于四海,露之耳目,必须宣扬威略。
  以示天下。臣小才,岂足大用?”高祖曰:“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之。”及就,尤类帝文。有人见者,成谓御笔。
  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遗敕数纸。咸阳王禧疑勰为变,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勰恨之,对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禧曰:“汝恨吾后至耳!”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帝患久多忿,因之以迁怒。勰每被诮詈,言至厉切;威责近侍,动将诛斩,勰承颜悉心,多所匡济。东宫官属,多疑勰有异志,窃怀防惧。而勰推诚尽礼,卒无纤介。
  世宗后频幸勰第。及京兆、广平暴虐不法,诏宿卫队主率羽林虎贲,幽守诸王于其第。勰上表切谏,世宗不纳。勰既无山水之适,又绝知己之游,唯对妻子,郁郁不乐。议定律令,勰与高阳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学者五日一集,参论轨制应否之宜。而勰夙侍高祖,兼聪达博闻,凡所裁决,时彦归仰。加以美容貌,善风仪,端严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观者忘疲。勰敦尚文史,物务之暇,披览不辍。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三十卷,名曰《要略》。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闲居宴处,亦无慢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谒。
  (选自《魏书•元勰传》,有删节)
  【注】①毁瘠: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②露布:奏捷的文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大之 奇:对……感到惊奇
  B.故知有夷险 夷险:危险
  C.世宗后频勰第 幸:宠幸
  D.勰敦尚文史 敦尚:推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吾亦分一尔 可怪也欤
  B.久乃入 填然鼓
  C.勰推诚尽礼 倚歌和之
  D.幽守诸王其第 君幸赵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勰幼年丧母,长大之后想要为母亲追加服丧之礼,文明太后没有应允,元勰仍居丧三年,因哀伤过度而极其瘦弱,拒不参加吉祥喜庆之事。
  B.元勰跟随魏高祖出征沔北时,曾有两只鸟从南方飞来,飞向幕府的那只被人捕获,元勰告诉高祖这是吉兆,他并不知高祖也得到了另一只鸟。
  C.魏高祖病逝之后,咸阳王禧怀疑元勰可能政变,不敢前来料理丧事,而太子的属下更有很多人怀疑元勰有篡位夺权的心思,暗自心怀戒备和畏惧。
  D.魏世宗即位之后,借着京兆、广平残害百姓之事囚禁了众王,元勰呈上奏章,恳切进谏,但是没有被采纳,因而撰写《要略》抒发内心愤懑之情。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3分)
  (2)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之。(3分)
  (3)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4分)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安徽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