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江苏省宿迁市修远、洪翔总行、众兴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江苏省宿迁市修远、洪翔总行、众兴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针灸/熏炙 整饬/敕造 契约/锲而不舍 婢女/无裨于事
  B.佝偻/龃龉 倜傥/孝悌 绯闻/缠绵悱恻 亵渎/龟玉毁椟
  C.债券/缱绻 创伤/怆然 拘囿/良莠不齐 嗫嚅/摄生之道
  D.摩挲/窸窣 商贾/蛊惑 冈峦/力能扛鼎 疑窦/买椟还珠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
  A.“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B.去年以来,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D.我们一定能在世界舞台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3.探究不同时代的寒暄语,通过语言内容的变化分析它的特点和折射出的心理。(4分)
  (1)20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20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20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5)2013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内容变化的特点: ▲
  折射出的心理: ▲
  4.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每小题不超过10个字)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侧重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歌德侧重的是___ ___ __▲______________。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至则逆阉已磔①,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时钦程已入逆案,实疏辨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明亡,清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就道,再辞以免。未几,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又辞之。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即欲归,当遣官送之。”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乞审正而后定。尝论宋史别立道学传,为元儒之陋,明史不当仍其例。朱彝尊②适有此议,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重创,免之,与父俱归。明王驻桂林,授行人。时国势阽危,诸臣仍日相水火。夫之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杀之。明亡,益自韬晦。归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僭号於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嘱郡守馈粟帛,请见,夫之以疾辞。当是时,海内硕儒,推容城、馀姚、昆山。然诸人隐遁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于世。惟夫之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
  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尝与友人论学云:“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炎武之学,大抵主于叙华就实。精韵学,撰《音论》三卷,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
  [注]:①磔:古代酷刑之一,车裂肢体以处死。②朱彝尊:人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体 被:覆盖
  B.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门,哭声达禁中 狱:官司
  C.明亡,益自韬晦。 韬晦:收敛锋芒,隐蔽行迹
  D.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 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6.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在明亚亡后在政治上都采取了与清朝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这一态度的一组是(3分) ( ▲ )
  ①敦促就道,再辞以免 ②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
  ③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 ④荐辟皆以死拒
  ⑤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 ⑥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黄宗羲嫉恶如仇,铁骨铮铮,入都讼冤,锥刺阉党,拒绝贿赂,终于为父昭雪。
  B.王夫之拒绝与张献忠合作,自伤肢体,救出被扣为人质的父亲。参加明王政府,为国事弹劾王化澄,几乎被杀。明亡后,避居衡阳之石船山。
  C.顾炎武参加过鲁王军队,事情不利后对于国事心灰意冷,转而经商,最终累致千金。
  D.黄宗羲虽然屡次拒绝清廷征召,但清修明史,他仍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被采纳;顾炎武认为做学问的前提是做人,清廷征他修明史,他誓死不从。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朱彝尊固适有此议,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于世。(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江苏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