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全卷浏览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尊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犹不能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江海者托于船 绝:渡过
  C.盛德之士,乱世所 疏:上疏弹劾
  D.中行氏尊贤而不肖 贱:轻视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3分)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尊贤而下士,君主就能够树立功名、成就霸业;反之,如果任用奸邪小人,就可能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管仲;弦章也认为,如果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赵简主的亲信反对重用他;而赵简王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而子路却对此心存疑惑,在孔子的启发下,才明白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5分)
  (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①。
  沙上并禽②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
  ②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1)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洲渡, 。 ,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2) ,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然力足以至焉,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憔悴损,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李清照《声声慢》)
  五、现代文阅读(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江南蓑衣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摘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⑤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⑥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⑦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14.“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句中“逃离”一词的意思是什么?(4分)
  答:
  15.“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在寻找什么?远望什么?(6分)
  答:
  16.从全文看,“江南蓑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分条列举。(6分)
  答:
  17.下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并分析这一修辞的表达效果。(6分)
  “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
  答:

上一页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全国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