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书写中,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指北京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在时间上却往往朝向传统,在文化经验上则生长出乡土记忆。在中国文学的情感经验中,“北京”往往作为“古都”呈现出沉静、优雅的古典美学特征。
  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替代“远方”“孤岛”成为流浪探险故事的目的地,是浪漫古典的乡村生活的对立物。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共享着现代性叙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传统、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的城市形象,与沉静质朴、停滞传统的乡村相互映照,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经验。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不管北京经历了多少新的变迁,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古都”几乎是北京统一的美学标签。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寞中,他们频频回首,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
  深邃天幕下悠远的鸽哨、街头缓慢细碎的驼铃、红墙古刹的千年记忆与细碎温厚的老北京市民的人间烟火……浙江才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诗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故都,让北京而不是江南来承载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老舍在40年代写作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在20世纪最不堪、最狼狈的一段历史。作者欣赏中有批判、眷恋中有痛惜,但改变的是作者的判断,却不是北京的美学特征。而且,这种批判中的欣赏、痛惜中的眷恋,蕴含在作者的文字深处,使得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获得了较之同时期、同题材作品的独特性:新的历史没有摧毁抛弃这座静默千年的古都,而是赋予其抵抗侵略的新的力量,催其获得新生。
  这样的北京成为20世纪中国城乡分化、社会巨变的大历史中一个独特的“城市”。一代知识分子在书写北京时的复杂心曲慢慢褪色,而北京刻印在这些文字中的形象却成为经典乃至统一的审美记忆,绵延在几代作家们对北京的书写描摹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老舍的《龙须沟》中展开了一个人民政府改造环境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的仍然是亲切温厚的北京市民。80年代以后,社会与文学都发生了巨大转型,北京的沧桑巨变也进入作家笔下。刘心武的《钟鼓楼》与邓友梅的《烟壶》选取的仍然是古都北京的典型意象,古建筑与传统民俗;讲述的仍是千年古都的故事,百年沉浮,人事代谢。而钟鼓楼依然沉静、温厚地浸润着时光与风雨,精雕细琢的烟壶所蕴含的那种典雅、精致的文化仍然镌刻在人的灵魂深处。因此,刘绍棠将“京味小说”与“乡土文学”并论,这一观念虽然并不严谨,且颇受争议,但也的确在某些本质层面道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在书写北京时的某种审美统一性。
  北京深入人心的“古都”形象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书写中,也体现在文学史的阐释中。从美学特征来说,古都北京不是现代性历史中的“都市”,但从文学史的内在逻辑来说,它又是被现代性都市召唤出来的幽灵、映照出来的倒影。也就是说,它的美学特征是古典的、文化属性是传统的,但对它的古典与传统的书写产生并存在于现代性历史与现代性大都市的魔境中:有现代都市的无根,才有古都北京的安稳;有现代都市的喧嚣,才有古都北京的沉静;有现代都市的浮躁,才有古都北京的优雅。
  因此,文学史在建构文学与现代历史的记忆时,更倾向于关注典范而纯粹的古都北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北京另外一些更复杂的书写向度。老舍笔下的北京,也会是因循守旧、满目疮痍的日占区,还是吞噬了劳动者骆驼祥子的阴暗空间,也藏纳着臭水沟,生长着流氓和汉奸。20世纪后期,作家王朔书写过北京在“古都”以外的形象。他将北京收缩到部队大院中,写了一群没有古都情结的大院子弟,“北京”于他们仅仅是身份上的政治中心与语言中的京片子。近年来,“北京”也是石一枫笔下北漂女孩陈金芳和文珍笔下具体可感的安翔路。这些都是对单纯的、仅仅作为现代性历史中文化标签的北京形象的突破与丰富。但或许因为在既有的文学史叙述中,北京作为“古都”的审美形象过于深入人心,这些写作虽在各自的接受维度上并不鲜为人知,却很少进入对“北京”文学形象的整体阐释中。
  如果说文学史上这些更复杂的向度往往会被流转的时光净化,遮蔽了文学与历史更多维的互动,那么无论是今天的北京,还是今天的文学,都应该发现并呈现出更丰富的可能性。今天的北京,既有与全世界大都市同质化的商业中心、文化场所,也保留了无数刻印着传统时间的胡同、古建筑。它还是古都,但它是今天的、活的古都北京,是有着数不清的空间维度与文化层次的北京。“古都”不应变成一座巨大的文化博物馆被封存,而应该携带着今天的温度与血肉,从文学进入到当下与未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叙述中。
  (摘编自卢燕娟《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古都”北京》)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更具有古典的、传统的特征。
  B.北京作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自然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统一的美学标签。
  C.上世纪后期,王朔等作家讲述的北京,虽未改变其整体阐释,却仍有创新丰富。
  D.20世纪文学笔下的“古都”厚重而多元,也充满了时代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于空间上属于大城市,而于时间上却朝向传统,因而形成古典的美感。
  B.即使时代巨变,文学形象的北京就其本质层面上讲仍旧保持其审美统一性。
  C.古都的古典、传统特征使整体忽视了其它书写向度,其作品也不被大众熟知。
  D.今天的北京具有多样的维度与文化层次,使其形成了新的叙事视角和空间。
  3.下列有关北京的描述,不能充分体现古都典范而纯粹的一项是(3分)
  A.我常常觉得这中间有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B.北海公园的白塔,依旧傲然屹立。海子里的红荷花、白荷花,也照常吐放着清香。天坛、太庙和故宫,依然庄严肃穆……
  C.今天是大年初六,饭庄店铺大开张。福聚德的伙计们簇拥着王子西将那两块老年间的铜幌子,当当正正的挂在门前。
  D.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
  4.文本中提到老舍的多篇作品,请分别概括其与古都的关系。(4分)
  5.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古都”北京形象体现着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和评价。(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厚重的坚硬的朱以撒一个文士和一方砚能厮守多久?恐怕没有一个人和一方砚能有始有终的。①梦笔生花说起来会有人相信,除了浪漫还有美感,这是由一管笔的形态赋予的。但说梦与砚有什么联系,似无听说。源于它的厚实沉重难有灵气显现,砚太实在了。砚在案上大抵岿然不动,笔墨则动个不停。
  每方砚来自不同的石脉,很苦寒的,这也构成了每一方砚的脾性,藏在看起来、摸起来都细腻的背后。研墨就能让人松动,把时间化在单调的动作里。这个过程很长,长得大量的时间都在里边了。最后对于一盅亮泽的手研墨汁,心怀欢喜。试图要抓住时间的人基本倾向于流水线上的瓶装墨汁——科学技术的发展,把耗费时间的一些日常取消了。研墨和瓶装墨最大的不同就是私人性,探求研墨时一个人的内心哲理,可归到情性美学上来阐释的——每次研墨都是异样心绪,很蓬勃的、很幽怨的。易安居士写“黄昏疏雨湿秋千”时,砚上不知多少清泪;辛弃疾抒发“我志在寥阔”时,墨汁都溢出砚外。这也是一些文士坚守研墨这个动作的原因,从砚上察觉墨汁的个中滋味。砚台是任人磨的,至于色泽适宜与否,说起来也不必测量,纯乎个人感觉,自适即可。
  后来,研墨机出现了,它依然需要一方砚仿造人研磨的动作,可快可慢地推动墨条。在研墨机工作的这段时间,主人尽可以离开,做其他的事去。有同道和我说研墨机的种种好处,想赠送一架给我。我还是谢绝了。有些时间就不要那么节省,就算手工研墨浪费时间,那就浪费吧,②浪费在砚台上也是一种必然。我对研墨机下的墨汁是有抵触的,如果砚有知,它也会觉察出研磨过程中的毫无情性、教养,又如何比之一个人的手作。似乎每一次在砚上的行程,都要达到那个节点上——我说的不是时钟上的那个节点,而是内心的那个感觉——砚上的感觉。
  砚是不动之物,难有走出书斋的机会,除非乔迁,它才可能随着运送的车马,看到外面世界的一角。③砚总是一如既往的冰冷,如果是冬日,似乎要在不停地研磨中才能温暖它。砚具有忍耐的性格和隐藏的特质,最后让人看不到它四围雕着的一条龙,是薄意技能那般的浅雕,因为被墨渣填满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肯定和砚是有关系的,没有人留意到那是一方什么砚,而是考究出了王羲之是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二者助力了《兰亭集序》的神奇。
  彤管清风,玉板雪肌,笔纸都是吸引眼球的,如果是一管笔动起来,速度、激情裹挟,加上吼叫,像张旭、怀素那般,也就成为一种场面流传下来。有一位老先生长髯飘拂,已经在砚前站了一会儿,许多人以为他要下笔了,可是没有。他拈着笔一直在砚边舔着墨汁,似乎要让笔锋磨成剑锋。这时,人们才注意到笔,也注意到砚了。山以不动为法,水以长流为宗,砚的前身就是山,和日益流动的水流、人流、意识流、信息流形成对比。砚是细化的山,内在储存了厚重和硬朗,在黝黑的面相里,持守着静默。
  如今还在案头置一方砚的人,还真是持守了一种缓慢的日常。一日里有许多时间是快的,带风一般,不成为快手还真不行,谋生使人感受到快的必须,④而不是不合时宜的慢。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让人赞美他的高尚单纯,但理想化的欣赏也真有些不负责任。情调总是建立在生存之后,然后再说砚,说研墨。世上最爱砚台的人是米南宫,他在宋徽宗面前挥毫,见皇上的砚台不同一般,就抱着走了,衣服虽沾满了墨汁,脸上却是喜不自胜。我要说的是一个能和皇帝交流书法的人,喜欢砚也是正常,因为日子一定过得富足,心情也好,才能安和地站在砚台前,自然而然地写出刚柔兼济、飘逸超迈的美感。
  很明显的是,厚重的砚台大多从案头上撤下来了,与之搭配的纸、墨、笔、镇纸、印泥也一并不见了,⑤换上来的是合时宜的一套物件,譬如,围绕电脑来展开的一切。时兴的气息起来了,古雅的韵致就流失了。砚台不见了,研磨的动作也就不存在了。
  看起来是动作的转换,背后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精神的、思想的、情性的、襟怀的……一代人对于砚上研磨的动作,是否可以传递到下一代人的意识和记忆里?把一方厚重的砚传承下去,似乎没有这个说法。因为传承了砚,也就要传承相应的与之搭档的那些典雅器物。有一户诗书人家,父子俩都在不同的高校任教,而且都给文学院的学生讲授六朝文学。小先生帅气,口才也好,史料的运用也胜于过往,所以每堂文学课都受到欢迎。有人发现老先生更有过人之处,他讲授陆机《文赋》,会延伸到陆机的章草《平复帖》,进行文风书风的比较,揭示迥异的成因。欣赏王義之散文《兰亭集序》,他会和同学们细说书法《兰亭集序》的真伪,他学过《兰亭集序》,至今笔下还是那般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韵致。在说到东晋文人玄释心态时,他会从这些名士的诗文,和无名氏的写经小楷连缀起来感知,探讨自适和他适心态在文学、书法上的差异,换句话说,把六朝的文学史和书法史说活了。有人说起小先生的短板,只是说——他案头少了一方砚。
  案头文人气味依旧,只是不再有往日的厚重和坚硬。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开篇写研墨,哀婉诗句则砚上留清泪,豪放诗句则墨汁外溢,生动具象了研磨过程中丰富的心绪。
  B.文章第一次提到《兰亭集序》,体现了砚台藏的特质;再次提到《兰亭集序》,体现砚台的厚重和坚硬。
  C.文章运用拟人、想象、引用等手法,多角度来呈现砚台的精神特质,还原研墨书写的过程,意蕴深远。
  D.文章结尾由物及人,再次申明砚台和文人气质的密切关联。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
  一体。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的“梦笔生花”呈现了笔毫在纸端绽开之美,书写时的灵动之美,也衬托了砚台的厚实沉重。
  B.句子②中的“必然”意指人生本浪费时间太多,要想研墨能恰到好处,有些时间是不能节省的,故而必然。
  C.句子③中的“一如既往”和“总是”连用,从时空频率和跨度上,指出砚不易带、不易挪、忍耐隐藏的特点。
  D.句子④⑤中出现两次“合时宜”,但意义不同,前者指顺应当下的生活节奏,后者指案头摆放顺应时代的潮流。
  8.本文主要描写的是砚台,作者却在文中提到瓶装墨、研墨机,有什么作用?(4分)
  9.有评论讲:本文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都专注于平常的事物、现象,在描写中融入联想和思考。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6分)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山东期中期末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