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期中期末 > 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20年代,一些社会学学者在建立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同时,大力推动社会调查的发展,从北平人力车夫调查到无锡经济调查等,掀起了一场“社会调查运动”。在此基础上,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主力的学者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引进西方人文生态学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社区研究”的基本框架。与“社会调查运动”相比,“社区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更进一步,主张选择一些相对固定的社区(村落)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者们开辟了多个社区研究的田野地点,诞生了以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燕京学派”,形成了如费孝通《乡土中国》这样的理论著作,深刻把握和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
  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大力倡行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我们通常也将其称为田野调查,这是对“社区研究”方法的拓展。在费孝通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学学科始终以“从实求知”作为学科准则,走出了一条紧贴中国社会现实、反映中国发展经验的中国社会学道路。
  在实践中,田野调查呈现出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主张。有学者主张抛开包括理论在内的一切成见,“拥抱”并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强调调查本身所带来的“现场感”对研究的启发作用。也有学者强调理论在田野现场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尽管调查者自以为客观地反映了事实,但充其量只是收集了一些声音影像或意见态度,这非但无益于我们认识真正的社会事实,反而可能会误入歧途。这两种主张走向极致,都会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入性和真实性,有学者分别将其称为“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朴素经验主义讲究“眼见为实”,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会将研究变成“报告”或“报道”;抽象经验主义则从理论出发,去田野中挑选与理论相应的材料,或者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抽象经验主义风格的研究论文,用抽象的语言讲一些现实的问题,往往会走向一种貌似高深的肤浅。但事实上,田野调查并非只能产生这两类研究。
  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鸿沟,是社会科学面对的普遍问题。“从实求知”原则所强调的要义在于,理论是调查实践的工具,现实是调查实践的目的。费孝通所理解的“从实求知”正是要求社会学在田野调查中弥合、跨越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调查者要以调查对象的感受、思想、行为和命运为研究目的而非工具和手段。这是费孝通对吴文藻提出“以实地研究始,以实地研究终”的社区研究法的升华。吴文藻所说的调查目的还是“实地研究”,而费孝通直接就说“回到人民”,这是田野调查方法的新论。田野调查方法既不是各种调查设计框架,也不是各种调查技术技巧,而是在田野中如何做到以理论为工具、以人民为目的方法。
  调查者在进入田野时,既带着充实的理论,又不被理论所支配,就需要有充分的“方法自觉”意识。所谓方法自觉,就是要在田野中保持强烈的反思意识,即我们在观察访谈一个人、在讨论追索一件事的时候,到底依靠运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工具。理论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既可能是深刻的本质,也可能是理论的偏见。当我们看到某个现象与我们的理论不一致时,我们倾向于将这个现象看作表面的、暂时的。例如,我们用资本理论去观察老板和雇员的关系时,如果发现他们比较融洽,没有支配和剥削的关系,就会认为他们是隐瞒了什么,或者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没有观察到。在理论潜意识的支配下,我们会直到找到一些“剥削”的蛛丝马迹才罢手,并认为这是穿透了社会现象的表面而进入到深层的结构,找到了社会的“真实”。那么,这种“真实”到底是理论的真实还是现实的真实?
  有些学者提出要注意事件和人的“边缘”或“变态”(相对于中心、常态而言),还有些学者指出要注意田野中的“异例”(相对于典型而言),这都是田野中“方法自觉”的体现,是田野调查中突破“理论障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除要求调查者有强烈的反思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在田野的“现场”中展开。田野调查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调查者能够沉浸到田野中,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还是以上述老板和雇员关系为例,那种“融洽”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我们与研究对象的“感通”。这种感通好像是一种方法,但归根到底并不是方法,能否感通,取决于我们能否坚持“从实求知”的调查理念。以调查对象为调查目的,以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为目的,而不是以理论或者研究论文为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从实求知”。
  (摘编自周飞舟《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从实求知》)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世纪20年代,社会调查运动同步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立,也为随后社区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B.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受费孝通影响,坚持“从实求知”学科原则,研究方法不断发展,走出了社会学中国化之路。
  C. 文中加点 “这两类研究”指的是田野调查中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两种主张走向极致后变成的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
  D. 进行田野调查时,如果我们被理论支配,可能会出现理论偏见而看到与我们所持理论不一致的某个现象。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象主义风格的研究论文,以理论而不是调查对象为目的,用抽象语言谈论现实问题,不利于真实、深入地进行学术研究。
  B. 《乡土中国》理论深刻概括了乡土社会本质,资本理论却未发现老板雇员间剥削关系,因此运用的理论工具值得反思。
  C. 田野调查使调查者遵从“从实求知”理念,沉浸于田野,真正以人民为调查目的,这种方法相较于其他调查方法更有优势。
  D. 理论障碍使人们往往只关注到处于中心、常态或者典型中的人物和事件,突破它需要田野中的方法自觉和“现场”调查。
  3. 下列做法最不能体现材料“从实求知”的理念的一项是( )
  A. 要“向心而行”,拉近与群众的物理距离,搭建群众反映问题新渠道,以“田间会”“板凳夜话”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对话。
  B. 用“群言群语”代替“巡言巡语”,从家长里短中熟悉村情民意,从百姓关注的集体增收账、村民生活账中了解百姓所盼所感。
  C. 基层调研时,乐于倾听村两委干部、有“觉悟”的党员、“会说话”的致富能人、“不乱说话”的老实人等座谈会专业户的声音。
  D. 从巡察“田野”通往群众“心野”,从“社会生态”向“社会心态”拓展,研究那些“隐藏的我”“说不清楚的我”和“讲不出来的我”。
  4. 第三段使用了“拥抱”“现场感”“报告”“报道”“裁剪”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 党中央反复强调调查研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防止走过场、不深入”。请依据材料谈谈这样做的依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老屋去史铁生那是两间破旧的老屋,和后来用碎砖垒成的几间新房,挤在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那个地方,它只在我的心情里存在、生长。
  我想去那儿,是因为我想回到那个很大的世界里去。那时我刚在轮椅上坐了一年多,23岁,要是活下去的话,料必还有很长久的岁月等着我。V告诉我有那么个地方,我说我想去。
  V停了步,说到了。
  我便头一回看见那两间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秋光明媚,满地落叶金黄。
  “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闷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
  B大爷70多岁了。砌砖和泥、立柱架梁,攀墙上房,他都还做得。他当过兵打过仗,枪林弹雨里走过来,竟奇迹般还没留下一点伤残。
  我们七八个年轻人占住老屋的一角,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唱歌。7年中都唱过些什么,记不住也数不清。①如今回想,会唱的歌中,却找不出哪一句能与我印象中那老屋里缓缓流动的情绪符合。
  到这儿来的年轻人,有些跟我一样,或轻或重地有着一份残疾。
  ②我们干的活倒很文雅:在仿古的大漆家具上描绘仕女佳人,花鸟树木,山水亭台……然后在漆面上雕刻出它们的轮廓、衣纹、发丝、叶脉……再上金打蜡,送去出口。
  多年以后,我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看见了那样几件大漆的仿古陈设:一张条案、几只绣墩、一堂四扇屏风。很少有人在它们跟前驻足,仅独我一阵他乡遇故知般的欣喜。走近细看,不错,正是那朴拙的彩绘和雕刻,一刀一笔都似认得。我很想对谁讲讲它们,但马上明白,这儿不会有人懂得它们,不会有人关心它们的来历,不会再有谁能听见那一刀一笔中的希望与岑寂。
  冬天的末尾。冻土融化,变得湿润松软时,B大爷在门前那块空场上画好一条条白线,砖瓦木料也都预备齐全,老屋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但阵阵笑声不单是因为新屋就要破土动工,还因为大爷带来的“基建队”中有个傻子。
  “嘿,三子,什么风把你刮来了?”
  “你们这儿不是要盖房吗?”
  三子?这名儿好耳熟。我正这么想着,他已经站到我跟前,并且又叫着我的名字了。“喂,还认得我吗?”他的目光迟滞又迷离。
  “噢……”我想起来了,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怎么这样老了呢?驼背,而且满脸皱纹。“你是王……?”
  “王……王……王海龙。”他一脸严肃,甚至是紧张。
  B大爷领着三子和V去挖地基。三子一边挖土一边念念叨叨地为我叹息:“谁承想他会瘫了呢?唉,这下他不是也完了?这辈子我跟他都算完了……”
  三子的话刺痛了我。
  那个23岁、两腿残疾的男人,正在恋爱。他爱上了一个健康、漂亮又善良的姑娘。正是这爱情的到来,让他想活下去。
  那时他想,必须努力去做些事,或许有一天就能配得上她。但是总有一块巨大的阴影,抑或巨大的黑洞——看不清它在哪儿,但必定等在未来。三子的话,又在我心里灌满了惶恐和绝望。③一个傻人的话最可能是真的。
  杨树的枝条枯长、弯曲,在春天最先吐出了花穗,摇摇荡荡在灰白的天上。我摇着轮椅,毫无目的地走。街上人流如潮,却没有声音——我茫然而听不到任何声音,耳边和心里都是空荒的岑寂。
  夕阳西坠时,看见了农田,看见了河渠、荒岗和远山,看见了旷野上的农舍炊烟。这是我两腿瘫痪后第一次到了城市的边缘。
  然后,暮色苍茫中,我碰上了一个天才的长跑家——K。K在我身旁收住脚步,愕然地看看我,问我这是要到哪儿去。我说回家。他说,你干吗去了?我说随便走走。他说你可知道这是哪儿吗?我摇摇头。他便推起我,默默地跑,朝着那座“隆隆”轰响的城市,那团灯火密聚的方向……
  K推着我跑,灯火越来越密,车辆和行人越来越多……
  他从未受过正规训练,只靠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身体和梦想。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每天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年年他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仅此而已,梦想还是梦想。多少午后我和K才懂了那未必不是上帝的好意相告:梦想就是梦想,不是别的。
  夏天的傍晚,我把轮椅摇过小桥,沿河“漫步”,看那撒网者的执著。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
  长久地看那一浪推一浪的河水,你会觉得那就是神秘,其中必定有什么启示。④“逝者如斯夫”?是,但不全是。“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也不全是。浪是水,浪消失了水却还在,浪是什么呢?浪是水的形式,是水的信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什么?水是浪的根据,是浪的归宿,是浪的无穷与永恒吧。
  那两间老屋便是一个浪,是我的7年之浪。我也是一个浪,谁知道会是光阴之水的几十年之浪?这人间,是多少盼望之浪与意料之浪呢?
  就在这样的河边,K跑来告诉我:三子死了。
  “怎么回事?”
  “就在这河里。”
  雨最大的时候,三子走进了这条河里;在河的下游。
  我和K默坐河边。
  河上正是浪涌浪落。但水是不死的。水知道每一个死去的浪的愿望——因为那是水要它们去作的表达。可惜浪并不知道水的意图,浪不知道水的无穷无尽的梦想与安排。
  “你说三子,他要是傻他怎么会去死呢?”
  也许只有B大爷知道:三子,人可不比谁傻,不过是脑子跟众人的不一样。
  河上飘缭的暮霭,丝丝缕缕融进晚风,扭断,飞散,那也是水呀。只有知道了水的梦想,浪和云的雾,才可能互相知道吧?
  ⑤老屋里的歌,应该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
  (节选自《老屋小记》)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两次提到23岁,我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龄时遭遇到生命的幸与不幸,引发了读者对我命运走向的关怀。
  B. 文中V、B大爷和K等人没有出现具体的名字,表明他们没有任何特指性,只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代表。
  C. 老屋和《我与地坛》中的地坛这些地名,既是作品地理标签,也承载了生命的感悟,是我精神的故乡。
  D. 文中关于三子死亡的叙述轻描淡写、漫不经心,没有流露出任何感情色彩,体现了对三子刺痛我的不满。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②详细叙述了工作内容及流程,突出了工作文雅性,旨在表达人们对我们这些年轻残疾人的怜悯。
  B. 句子③傻子的话让本来等在未来的人生阴影变得清晰无比、近在眼前,也为下文傻子不傻埋下伏笔。
  C. 句子④两处引用和否定引发并深化了哲思,与《我与地坛》把哲理思考穿插在景物描写和往事回忆中类似。
  D. 句子⑤与前文句子①相照应,使选文结构完整,用歌词形象地表现了老屋中日复一日、平淡有梦的生活。
  8. 在叙述“恋爱故事”时,为什么从第一人称转换到了第三人称,请简要分析。
  9. 有评论认为此文“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山东期中期末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