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全卷浏览

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契合和强烈的精神共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
  这种高度契合与共振的内在一致性,源于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普遍原则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类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和共振,其核心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民福祉的思想精神。《尚书・泰誓》云:“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精神,早在上古时代,即已居于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春秋时代,孔子高举“仁”的旗帜,明确提出“爱人”的思想。战国时代,孟子提出:“仁者爱人。”儒家学派顺应时代需求,融会诸家思想,对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进行与时俱进的总结发展,后来其取得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绝非偶然,而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全面概括人类社会理想之基本内容的,是“大同”的理想,其理想本质,是现实的目标和未来的憧憬。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内涵和感性表现的文学艺术,必然鲜明生动地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国古人在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中,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创造精神。后世各类文献所载古代神话,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先人的创造精神。“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以形象生动的艺术夸张,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创造精神。有巢氏、燧人氏、鲧、禹等人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苦努力。其实,无论哪个时代,从事创造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所以,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从来都是以对广大人民的真挚关心和深切同情为感性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精神之重要表现和载体,感性与理性融会、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中国文学,也为这种内在的一致性,提供了充分的范例。坚持广大人民基本福祉,强调财富分配相对均衡,抨击统治阶级以权谋私,展现重重社会矛盾,从来就是中国文学光彩熠熠的优良传统。早在《诗经》中,许多产生于西周末年的政治怨刺诗,就表达了当时贵族阶级中正直的有识之士,出于高度历史责任感,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抨击和批判。这些作品针砭时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怨刺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历代中国文学都坚持以人为本,以深刻批判精神为底色,形成了奔流不息的现实主义传统。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到关汉卿《窦娥冤》中对人民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以社会理想为引领,以现实批判为职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精神,始终闪耀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璀璨光芒。
  (摘编自郭杰《契合与共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精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这一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改造,在传承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爱民、富民等积极思想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传统民本思想一般把“民”作为“子民”,是与“君”“官”相对应的一种阶级概念。其中,“君”“官”是统治阶级,“民”是被统治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传统民本思想强调“君轻民贵”,但其出发点却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将重民、爱民、富民等作为一种维护统治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彻底摒弃了“子民”的概念,将“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实现了对“民”认知的超越。
  传统民本思想以君为主体,以民为客体。君是统治者,民是被统治者。统治者居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自上而下地“为民做主”,而民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下等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最普遍、最持久、最客观的基本实践,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历史的各个维度之中,体现为自下而上地“由民做主”
  传统民本思想归根到底是为阶级政治服务,成为统治集团安顿民心、维护既有统治秩序的工具。其核心是“统治”,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民,维护专制皇权。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认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人民的生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与自由发展。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摘编自李广子《从“以人民为中心”看“第二个结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与共振,都坚持以人为本,执着追求人类美好社会理想。
  B.“大同社会”这一理想,体现着现实的目标和未来的憧憬,最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人类的社会理想。
  C.“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也实现了对这一思想的超越。
  D.“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人民的生活,这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传统民本思想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学派思想始终处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位置,它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历史发展
  B.《诗经》中的政治怨刺诗产生于西周末年,表达了当时贵族阶层对现实的强烈批判
  C.传统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强调“君轻民贵”没有意义
  D.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地位的变化。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中的引用,旨在对比以人为本精神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突出儒家的与时俱进。
  B.材料一开宗明义,在论证过程中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论证充分。
  C.材料二采用对比论证,在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层层对比中突出观点。
  D.材料二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围绕中心观点组织语言展开论述。
  4.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与共振。请结合材料一,以夏衍的《包身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队列图王进康父亲退休后比退休前更忙了,每天早出晚归。
  我总觉得,父亲如果一无所长的话,他的晚年应该能活得更有姿彩些。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应该都是很有姿彩的事。我家阳台上的吊兰已经长到几米长了,他却从来想不到去剪一剪它。
  ①说到底,父亲的忙碌还是因为他的一技之长。
  父亲退休前一直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个师级部队干队列教员。
  我们这座城市,号称“兵城”,大大小小的兵营在城市的身躯里星罗棋布。经我父亲训过队列的一茬茬的兵,许多现在都已经成了这些兵营里的首脑人物了。军长,师长,团长,都有。
  我父亲排起队列操来,既是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又是个艺术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排练常常是充满灵性的。通常是这样:我的父亲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操场上兵们纵横交错,像满天星辰,组成一个庞大的兵阵。兵们依着他的指令来回走动,于是,队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字或各种各样的图案。那种结合着壮观的美,那种简洁而精到的美,也只有父亲有本事排出来。
  父亲退休之前,他的队列操教学法是他们那个师引以为豪的专利。现在他退休了。他的学问便不再仅仅属于他原来供职的那一个营院了,现在它可以撒落到我们这个城市四面八方的营院了。而我的父亲呢,他总是来者不拒,并且乐此不疲。
  其实我很希望父亲推掉一些邀请,让自己清闲一些。我有许多的理由。但是我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机会。
  有一天晚上父亲回来后告诉我,说他在这天排操的时候看到一条巨大的蜈蚣。
  怎么会出现这么怪的图案呢?这可从来没遇到过。我是不是老了,眼花了。
  他站在客厅里,低着头,问我他是不是老了。我听到客厅外阳台上的吊兰被风吹出的细小声音。我看着他。他仍然健硕,依旧伟岸,但显然已经风华不再。我想我该乘机劝他安心在家待下来。
  我对父亲说,阳台上的吊兰都已经垂到楼下人家的阳台上了,也许你该去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
  父亲却凛然黑了脸,说,那怎么可以?
  ②仿佛我叫他歇下来是在索他的命。
  我无话了,不知道该怎么去阻拦他。我怎么能劝得了他不去搞他钟爱的队列操呢?你可以劝一个人不要抽烟不要酗酒,因为那都是无关灵魂要旨的坏习惯,但是你怎么可以去劝一个人放弃信念呢。
  是的,父亲的队列操已经成了他的信念。
  可是,尽管我明知道自己无法劝他停下来,但我那个劝他停下来的想法仍然日甚一日。
  我是还有别的理由的。
  我记得有一次,父亲应邀到我们单位排队列操。当时他也是像往常一样,在排操的起始让兵们随意走动。我也在队列里。我身边是一个刚从地方大学入伍的学生官。据说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我听到他突然嘀咕不已。他说,这老头到底在玩什么名堂啊?乱七八糟地走来走去,这不是浪费时间吗?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需要用大半天的时间去找灵感呀?有本事的话,在计算机里设计一个程序,什么样的灵感找不到?真是浪费时间。
  他不知道上面站着的是我父亲。他脸上带有几分不屑之色,悄声跟我说话。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对我父亲提出异议。我很震惊,我父亲被众多军长师长团长级的领军人物推崇备至,然而现在,一个年轻的声音却向他发出了抗议。③可是,我不得不承认,至少,我身边这个年轻的学员关于程序的说法有点道理。
  我看着父亲高高站在那里,一副鞠躬尽瘁的样子。彼时,我忽然很想把父亲叫下来。
  父亲当然是不同意丢下他的队列操歇下来的,我说过。那个他看到蜈蚣状队列的日子之后,他一如既往地早出晚归。
  有一天他说他看到了银河系。他坐在他卧室的床上,看着雪白的墙壁,说:太怪了,他们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底下的兵都变成了星,一颗一颗的。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星一闪一闪。我当时就那么站着,突然觉得身体很轻,连头都沉了。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颗星。
  我倚在他卧室的门上,说,你劳累过度了吧。人太累了就容易产生幻觉。
  父亲想了想,说,你说得有道理,应该是幻觉。可是,我怎么老是会产生幻觉呢?我是不是真的老了?老眼昏花的。
  我看着他健硕依然但风华不再的样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他不要出去搞队列操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劝他。
  父亲这次竟然听了我的劝告,推辞掉一些邀请。有一段时间,不再早出晚归了。
  然而,他的生活照样没有姿彩。我家的阳台上的吊兰仍然茂盛得过分。他竟然开始写书了。他不到外面去搞队列,却在家里搞起队列理论来了。
  父亲已经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工作了。
  父亲以很快的速度写完了他的书。他把手稿托付给了他带过的一个兵。然后他闲下来了。然而他怎么可能闲得住呢?他又想到操场上去了。
  有一天,他又应邀到一个兵营去排他的队列操了。④父亲像个年轻人一样说他在军营里待了大半辈子,他早已是军营这个身体里流动的一滴血了。血离开了身体不就干掉了吗?
  然后,当晚父亲跟我讲起这天他的幻觉。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幻觉。首先是一束火炬,那火炬闪着赤色的光芒向他扑来。接着他看到了流水,清澈透明的流水,许多银色小鱼逆流飞驰。他还看到了长城。
  这些图案像一个不祥的预兆刺痛了他,他差点儿当场晕倒,幸亏被旁边的人扶住了。
  你猜得没错。是的,这之后的一天,我的父亲真的在操场上晕倒了。
  急救车把他送进了急诊室,
  我赶过去的时候,医生对我说,你父亲脑袋里长了一个大瘤子。
  我站在急诊室的门外痛哭失声。我泪眼婆娑的,竟然也产生了幻觉:父亲排练过的各种队列图,如同一朵朵鲜红的花,次第开在我眼前。
  (选自《解放军文艺》2004年第7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第一段,既交代了“父亲”虽已退休却更加忙碌的生活状态,也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我”认为“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的退休生活才是有姿彩的,而“父亲”对这一观点并不认同。
  C.“父亲这次竟然听了我的劝告”“他竟然开始写书了”两句中的“竟然”都表示出乎意料,但蕴含的情感并不相同。
  D.“父亲”排操时产生幻觉,看到“巨大的蜈蚣”“银河系”“长城”等,不仅因为“父亲”过于专注,也因为他年老眼花。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既包含着“我”对“早出晚归”“忙碌”的父亲的指责,也有对父亲“一技之长”的钦佩。
  B.句子②表明“父亲”视排队列操为生命,而“我”也因此打消了劝“父亲”放弃这一工作的想法。
  C.句子⑧表明“我”对年轻学员的观点的认同,也暗含“我”对“父亲”队列操训练方法的否定。
  D.句子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父亲”与军营已经融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8.小说中四次写到“阳台上的吊兰”,其用意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围绕“队列操”展开,却为什么以“队列图”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山东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