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语文试卷三

全卷浏览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语文试卷三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一书中对文化做过这样的解释:“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不可再生性是文化生态的特点之一,那些与其生成、发展相伴、相随的民风民俗、传统礼仪等,在社会变革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淡化、变异,甚至衰微、消逝。在文化生态变化的背景下,许多传统风俗一旦消失,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人居环境一旦破坏,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和历史的遗憾。
  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如果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这种文化遗产就会渐渐沉寂下去,甚至走向灭绝。近二三十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行艺术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文化生态的变化,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比如黔东南曾被称为“世界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然而现在黔东南的土著居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已经不再像自己的祖先们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辈们那样了解、热爱本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了。这一些典型的原生态文化,经过最近的社会文化变迁,几近失传。尤其是随着大批身怀绝艺的民间艺人的衰老和去世,这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日趋明显。许多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对接中,在文化的变迁、重构中未能进行价值转型与提升,造成了文化生存空间的丧失,大量原生态民间文化的失传。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人们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来商业文化的侵袭,“原生态”已经作为时尚新概念成为卖点。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进行商业化运作,使得许多原生态民间歌舞和民俗变味乃至变形。在很多地方,民众的生活方式被当作旅游资源加以推销,庄重的仪式、礼俗成为日复一日的表演,寄寓其中的民众情感自然就会逐渐淡化,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虽然在形式上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但情感和灵魂被空洞化、异化了:男女对唱的情歌变成了苍白的歌唱;仪式性的舞蹈成为技巧的展示;庄重的仪式成为戏剧的表演。更有甚者,有些人打着“原生态”旗号,人为地制造一些与原生态文化毫不相干的东西。因旅游开发而致使原生态文化遭到破坏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要让‘非遗’回到民间”,“别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当‘摇钱树’”,要警惕、遏制对“原生态”概念的滥用,既不能把劣质包装的民间艺术误认为是源泉,也不应限制艺术家在汲取民间艺术精华基础上的个性化创造。尤其是在“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更忌把“原生态”当作另类“形象工程”来运作。
  美国学者卡普拉在《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一书中指出:“当前的危机不只是个人的危机,不只是政府的危机,也不只是社会组织的危机,而是全球性变迁。无论是作为个人,作为社会,作为文化,还是作为全球的生态系统,我们都正在达到一个转折点。”他认为,在这个转折点上,危机引起深刻的文化不平衡,传统文化成为衰退中的文化,它不可避免地处于衰退、崩溃和瓦解过程中。新文化成为上升的文化,它将继续上升,最终将担负起领导作用。
  这是一场文化转变。这场大规模的极为深刻的文化转变是不可抗拒的。在这场大文化转折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也是巨大的,全球性的。面对新的文化的产生及新文化生态的形成,我们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保护我们民族文化根的角度,应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摘编自黄永林《“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材料二:
  并非所有的历史都是值得我们留恋的,并非一切的历史文化现象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比如吸鸦片和缠小脚便是应该鄙弃的历史文化现象,虽然在绣鞋上曾有过极好的刺绣,在烟枪上有过精美的雕刻。可是这些历史却像警钟一样给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觉醒。所以,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分析的态度,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有的可以立此存照;有的应予以关怀和保护;有的则应鼓励其发展。
  (摘编自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民风民俗等文化传统在社会变革中一旦出现了淡化、变异,就会走向消逝的结局。
  B.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C.“庄重的仪式”成为戏剧的表演,表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发生了根本转变,其情感被空洞化、异化了。
  D. 卡普拉认为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文化在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与个人和社会无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黔东南原生态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在文化的变迁、重构中未能进行价值转型与提升,其文化生存空间已经丧失。
  B.“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开发,艺术家在汲取民间艺术精华基础上的个性化创造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C. 新文化成为上升的文化,而传统文化的衰退、崩溃和瓦解不可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巨大危机,应对其保护工作予以重视。
  D. 虽然在绣鞋上曾有过极好的刺绣,在烟枪上有过精美的雕刻;但对它们只可以立此存照,用来警醒、启示后人。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壮族对歌本是男女面对面的对唱,但一些景区把一大帮男女弄到舞台上,面对着观众来唱。
  B.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鞋垫儿”“虎头鞋”“虎头帽”等刺绣物件渐渐不再时兴。
  C. 电影《长安三万里》走红,观众在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融合里,感受辉煌壮丽的中华诗歌艺术。
  D. 鲁迅《拿来主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不用它来宴大宾。”
  4. 材料二采用了哪些方法论证我们应区别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观点?请 根 据材料二简要分析。(4分)
  答:
  5. 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计划申报“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请结合材料,给该地提出一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文本一:
  熟悉黑夜[美]罗伯特·弗罗斯特我已熟悉黑夜,熟悉黑夜。我冒雨出去又冒雨回来。我到过街灯照不到的郊野。我见过城里最凄凉的小巷。我曾走过巡夜更夫的身旁,不想解释我为何垂下目光。我曾停下止住脚步的声音,当时远处传来断续的呼喊,从另一条街道,越过房顶,但不是叫我回去或说再见;而在远方一个神秘的高处有只发亮的钟衬映着天幕,它宣称时间没错,但也不正确。我已经熟悉这黑夜,熟悉黑夜。文本二: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冯 至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在一间生疏的房里,它白昼时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原野——一望无边地在我们窗外展开,我们只依稀地记得在黄昏时来的道路,便算是对它的认识,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闭上眼吧! 让那些亲密的夜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本一中“雨”“街灯”“小巷”等常见事物引起诗人沉思冥想,诗人在与众相通的体验中实现了与众不同的表达。
  B. 文本一中身处“雨夜”之中,“到过街灯照不到的郊野”,看到都市里的“凄凉的小巷”,都给读者孤清冷寂之感。
  C. 文本二中诗人用“亲密的”形容“夜”,却“无从认识”房里白昼时的模样,写出了对夜的喜爱胜过对白昼的喜爱。
  D. 文本二中“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写出了生命的旅程中能带走的只有个人的体验以及瞬间的感受。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本一中人物“曾走过巡夜更夫的身旁”,却“垂下目光”,可见其内心凄楚冷漠,活在自我之中,拒绝社会交往。
  B. 文本一尾行运用反复手法不仅照应开头,使全诗具有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而且强化了对黑夜的熟悉程度及黑夜的一成不变。
  C. 文本二中“原野”多次出现,串联全篇,成为诗歌中重要的抒情意象,由房内到窗外原野,拓宽了诗歌的表意空间。
  D. 文本二中诗人认为我们生命中“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体现了诗歌朦胧的特点。
  8. 如何理解文本一“发亮的钟”这一意象?(4分)
  答:
  9. 诗社成员要为这两首诗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大家提出一组关键词:夜·走·思,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答: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山西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