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目前,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讨论中,重要论题已逐渐从现实主义方法、姿态、流派等层面逐步递进到何谓“现实”、现实主义与认识论、现实主义文体修辞学、现实主义文体哲学等层面。但是现实主义哲学与现实主义美学的区别还没有完全厘清。在电子媒介时代,时间可以“倒流”、空间可以“重组”、世界可以“虚拟”,现实主义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特别是现实主义一定程度上存在被“窄化”“污名化”和“弱化”的现象,对现实主义问题“旧事重提”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面对“新概念”与“旧问题”,还需要从电子媒介时代的“现实”出发。
  现实主义问题的中心是“现实”。其实我们所能认识的世界现实,主要是依靠人类知识、文化传统所建构起来的世界模型。如果说工业革命时代的飞机、轮船等“跨越”了千山万水,那么后工业时代的电子媒介则“抹平”了千山万水,前所未有地改变了我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认知图景。这些人类文化成果不仅重塑了世界模式,也在改变着我们自身。
  面对现实主义,过往很多争论不了了之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今天这样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相互交织,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不一样,理解的现实不一样,对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法、形式就有了不同的判断和理解。电子媒介时代,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何谓现实主义的阐释和辩论也成为当下重要热点问题。
  有研究成果表明,文字这种纯粹文化的产物,不仅带来大脑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器官性质的变化,进而带来人类认知、动机、性格、情感等一系列思维或心智方面的变化。从传统现实观来看,网络是“虚拟世界”;但从个体感受来看,在感官与情感体验上又是“真实的”。在这种“现实”里,我们看到的是信息还是世界?特别是不少年轻人的日常购物、学习、工作都已经大规模迁移至网络世界,这一现实已成为我们时时面对的问题。这些高科技媒介不仅在改变着世界和人类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而且正在成为世界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为繁复的现实面前,经典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段显然无法有效表述当下现实的复杂性。文学工作者要敢于直面新现实,书写新现实。
  法国学者罗杰·加洛蒂曾言,用教条主义的尺度一贯地抛弃一切不是表现“现实”的东西,是在缩小现实主义。就像厨师面对面粉一样,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无论是包子、馒头,还是刀削面、牛肉面,我们的口味偏好也许有所不同,但都不能否认面食这一基本事实。对于厨师来说,其中不仅有“技艺”的问题,更包含有厨师的情感、想象和探求新品种的渴望等各种因素。对于食客来说,口味是一件各有偏好的事情,有些味蕾需求是长久的,有些则是因具体的处境不同而产生暂时性需求。文学的价值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或者说只有文学的某些要素、成分,短期或长久地满足了人的需要,它才是有价值的。随新现象、新问题而来的是新思维、新需求,无论是文学生产与形式,还是文学传播与接受,电子媒介都在悄悄地影响、改变着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摘编自李晓禺《电子媒介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新变》2023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论题问题比现实主义哲学与美学辨析的问题更容易厘清。
  B. “旧事重提”指从当下电子媒介影响下的“现实”出发思考现实主义的问题。
  C. 我们已形成的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模式在电子媒介影响下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D. 正确认识电子媒介时代的现实是阐释和解决现实主义某些争端的重要突破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提及工业革命时的飞机轮船是为了突出电子媒介让现实发生的重大变化。
  B. 文章用举例、类比等论证方法,生动地论述了现实变化导致的现实主义新问题。
  C. 作者在分析现实主义争论无结果的原因后,又详细分析了电子媒介时代的特点。
  D. 作者引用学者罗杰·加洛蒂的言论是为了论证文艺工作者要直面并书写现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科技媒介产生了新的现实问题,传统现实主义思维手段已经无法表述当下。
  B. 网络的虚拟世界恰似文化产物文字一样改变并塑造着人的生活思维乃至心智。
  C. 深深嵌入并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的高科技媒介已经成为世界图景的组成部分。
  D. 文学工作者创作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品若越能满足人们需求,其水准也就越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探索也日渐深入,无论是工业城市、海上城市,还是立体城市、穿梭城市,都体现了人们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城市问题的憧憬。线性城市是众多城市发展范式之中的一个全新案例。
  位于红海沿岸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的尼尤姆是线性城市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空间结构看,线性城市接近于位于海岸线上的一条笔直玻璃幕墙。它只有200米宽,却有170公里长,500米高,相当于150层高度的建筑物。若其能建成,整座线性城市将容纳900万居民,而仅占地34公里千米。与世界其他相同人口规模的城市相比,线性城市的占地面积要少得多。
  可以说,线性城市采用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方法:“垂直分层城市功能”,使公共交通和居民可以在三个维度(向上、向下或水平)无缝进行空间移动,这也被称为“零重力”城市主义的概念。与传统城市的最大区别是,线性城市没有道路,不需要汽车,也不存在任何碳排放,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将完全依赖于高速铁路,并使用可再生能源。居民步行5分钟范围内可使用城市内所有交通设施,通过高速铁路在20分钟内到达市内任何地点。同时,线性城市不仅仅是高层建筑的“联合体”,它将公园、步行区、学校、家庭和工作场所进行模块化分区,以便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在环境方面,线性城市将建立微气候循环系统,以实现阳光和空气进出城市的最佳平衡。线性城市将自然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设计,将大大提升居民生活、工作和休闲的舒适度。线性城市将致力于解决当今城市生活中人类面临的种种挑战,例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城市低效运转、城市扩张和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它将创造城市、人与自然三者平衡发展的新城市形态,也将重新定义人类城市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线性城市将成为全球首个以移动性为核心的城市。立体模块化的城市构成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效率。基于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线性城市将建构一个分层的交通系统,它的好处在于一切交通工具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运行。交通工具就像水流一样上升、下降或是横向穿过某个区域,而不会像蜘蛛网一样分散展开。市民也均在一条水平线或一条垂线上移动,尽可能使人高效、快速到达相邻的所有区域。例如,高速铁路网络仅通过四个站点就可以将国际机场与沿海港湾连接起来。此外,这座线性城市将建造四个不同高度的水平运输走廊,或是吊舱、轻轨甚至水平电梯。大幅缩短的通勤路程,将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休闲时间陪伴家人或与朋友外出,人们也不再需要支付汽车保险和油费。
  线性城市将成为全球首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运营的城市,即零碳排放城市。其能源将百分之百来自风能、太阳能、绿色氢能和其他未来可再生能源。使用绿色能源可彻底避免城市的热岛效应。线性城市将在沙漠地区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城市微气候系统。这一系统就是在线性城市的玻璃幕墙上构筑可旋转的人工叶片,根据日照角度的变化调节叶片朝向,改变气流和光线进入空间的方式,进而缓解热量积累。与此同时,叶片将成为线性城市与周围沙漠环境之间的缓冲层,使城市不会受到风暴所带来的沙漠灰尘影响。而线性城市的顶部将设计成开放式,以便城市能够进行“自主呼吸”。得益于线性城市零碳排放的能源循环模式,它不会像其他大城市那样存在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甚至是夜间的光污染等问题,而是通过城市自我调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污染。
  (摘编自光明日报李正东《线性城市:未来城市的科技新探索》)
  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线性城市将传统城市的平铺模式进行了垂直空间的重构,能容纳较多人口而且占地少,性价比超高。
  B. 线性城市可以利用高层建筑特点将人类生活、学习、工作等场所进行模块化处理,因此城市无需道路。
  C. 线性城市能减轻人类当下遇到的诸如城市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病,更强调人在自然、城市中的突出地位。
  D. 在线性城市交通设想中,一切交通工具都是单向线性移动的,故而能够让居民节约更多时间来享受生活。
  5.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说明线性城市的特征时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式,让文章内容更严谨且有说服力。
  B. 在谈及线性城市的规划、建设时,文章多处使用“将”字来说明这只是人们对未来城市的设想而非真实的。
  C. 以下内容均可以作为说明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材料,使用绿色能源,构建微循环系统,省掉汽车保险油费。
  D. 文章使用“零重力”这样的跨学科概念,主要为了说明线性城市的交通可以实现三个维度的无障碍移动。
  6. 线性城市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人们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城市问题的?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河南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