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2024届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试

全卷浏览

2024届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在传统语境中,“才子”一般用于称赞富有文学才华之人,已经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多数情况下,“才子”之“才”均作“文才”理解,鲁迅将明代人情小说分出“才子佳人一类,并指出其中“所谓才者,惟在能诗”(《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才子”一词最早出现时,“才”却并非专指“文才”。《左传》载高阳氏和高辛氏各有“才子八人”,合称“八元八恺”,是传世文献中“才子”概念的最早用例。这里的“才子”之义可以理解为“某家族中具有政治德行之才的苗裔”,与后世“才子”的义涵有较大差别。那么,从何时开始。“才子”与《左传》中的原义脱离了关系呢?最早可追溯到西晋潘岳的《西征赋》。潘岳作《西征赋》述行怀古,历数西汉名臣,其中特别举出“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贾谊出身甚微,家世无闻,却被称为“才子”,显然与《左传》中的意思有所区别。那么潘岳称贾谊为“才子”究竟何意?《西征赋》将贾谊与“终童山东之英妙”并称,是针对终军之年少而言。东汉文章常将终军、贾谊并称,喻指少年英才。《晋书·潘岳传》载:“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可见,潘岳也曾因年少有才被比作终、贾,他对终、贾并称背后的文化意义自然再熟悉不过。因此,《西征赋》中的“才子”不再是《左传》中的“苗裔”之义,而是与“英妙”相对,重点在强调两人年少成名。
  不过,真正使“才子”义涵转向“文才”的关键,是《西征赋》将“才子”与“贾谊”绑定的做法。在汉代,贾谊的形象以“贤臣”为主,人们主要关注他的学问和政治能力。到了南朝以后,贾谊则越来越多地被当作知名文人来看待,他的“才”也越来越多地被指向文才。《文心雕龙·才略》说“贾谊才颖,陵轶飞兔,议惬而赋清,岂虚至哉”,将他当作西汉辞赋之士的代表人物,强调其“文才”。在这样的语境下,用以形容贾谊的“才子”之“才”,也开始指向“文才”
  南朝以“才子”表示“文才之士”的例子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梁武帝对“才子”评语的频繁使用。梁武帝经常在大臣展现文才之后,将之评为“才子”,且均偏指文才而言,这与他的用人政策息息相关。南朝取士标准,无非才能、门第两项,即使世族子弟,也必频展现出众的文才,方能获得美职。在这种风气下,出身较低的士人想要得到拔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文学上取得佳名。梁武帝为打破高门士族对仕宦的垄断,曾大力改革选官政策,尽量提拔次门、寒门和吴地士人。被梁武帝冠以“才子”头衔者,大部分都非高门,但均是武帝想要重用的对象。“才子”中的“才”既有《左传》中“政才”的传统义涵,又包括《西征赋》和南朝以来“年轻有为”和“文才”的新兴义涵,恰好符合梁武帝提拔年轻文才之士出任要职的目的。
  在“才子”偏指“丈才之士”的用法流行之后,又出现了“辞人才子”的搭配。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明确将“才子”与“辞人”并列,定位为诗赋创作者。后来的《文选序》北齐书·文苑传序》等文献中,便均延用“辞人才子”或“词人才子”代指文才之士。唐代,“词人才子”或“才子辞人”的说法更是成为固定搭配,“才子”偏指文才的义涵由此进一步固定了下来。
  综上所述,“才子”一词的义涵由(左传》中仅指“某家族中具有政治德行之才的后裔”转变为“富有文学才华之人”,虽看似复杂,但都与魏晋以后文学逐渐受到重视、文才在政治与社会中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密切相关。
  (摘编自徐俪成《从政才到文才--魏晋南北朝“才子”义涵的确立》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管是正史还是各类文学作品之中,“才子”一词开始大量出现,无疑与这一时代文学的进一步自觉乃至独立,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的“才子”指诗才。钟嵘《诗品》中亦言:“预宗此流者,便称才子。”将才子这一概念纳入其诗学批评体系。“才子”一词由此逐渐固定,形成了成熟的才子概念,指才高词赡的诗人或作诗者。
  进入唐代,出现“大历十才子”这样的以“才子”命名的诗学集团,据《唐才子传》的相关记载,此十人俱是诗才俊雅之人。另外,如元稹与杜牧之类的风流才子,他们风流多情,流连于风月场所,但因其写得一手好诗,便被时人解释为才情的体现。这一时期,才子除了指诗才高超的诗人,亦指风流蕴藉的诗人。
  宋元时期,唐代“元才子”所开辟的风流蕴藉的才子概念由柳永接续,伴随着对柳词“才子词人”的误读,产生了“风流才子”这一“才子”下位概念,形成了主要基于仪表、情爱而非诗才、辞才的市俗化风流才子形象。另一方面,出现以“才子”命名的诗史专书《唐才子传》,传统才子概念(诗人)在诗学及诗史领域的使用日趋成熟。
  明清时期,诗坛“北郭十才子”“江东三才子”“吴中四才子”等才子诗群辈出,纵横恣肆,狂傲放诞,才子概念也因此刻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质。才子不再为诗学、诗史所独有,又与风流才子的概念渐次合流混同,前代才子概念的文体界限、雅俗差别都消融殆尽。不再单指文学才能出色的人,普通人也可称为才子。总而言之,才子概念完成了文艺、文类、雅俗、性别的全面盛极与扩张过程。
  (摘编自齐星《金圣叹的“才子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晋潘岳在《西征赋》中将贾谊称为“才子”,其实与贾谊的出身、家世无关,而是用来强调贾谊年少成名。
  B地位和社会地位,推动了“才子”内涵的转变。
  C开始史及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
  D.与魏晋北朝时期形成的“才子”概念有着明显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才子”词刚出现时并不专指富有才华之人,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B.在汉代,人们主要关注贾谊的学问和政治能力,南朝以后人们则将目光转向贾谊的文才。
  C.钟嵘将“才子”概念纳人诗学批评体系之中,这对“才子”概念的固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D.市俗化风流才子的概念只偏重仪表、情爱,这其实是对柳词“才子词人”的一种误读。
  3.下列选项中,“才子”的概念不是偏指“文才”之士的一项是(3分)
  A.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有一秀才,姓沈名灿若,年方二十岁,是嘉兴有名才子。
  B.清吴敬梓《儒林外史》:这人是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
  C.《新唐书·元稹传》:稹尤长于诗……穆宗在东宫,妃嫔近习皆诵之,宫中呼元才子。
  D.《后汉书·荀淑传》: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
  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梳理“才子”内涵的确立过程。(4分)
  5.明清时期“才子”的概念与前代相比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不能忘记的一面之识茅 盾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有这么一位年轻人跟他们在一起,是在天方破晓、山坡的小松林里勉强能够辨清人们面目的时候。朝霞掩蔽了周围的景物,人们只晓得自己是在一座小小的森林中,而这森林是在山的半腰。
  昨夜他们仓皇奔上这小山,只知道是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现在,他们在晓风中打着寒喋,睁大了眼发愣,突然发觉在他们周围,远远近近,有比他们多一倍的武装人员,不用说,昨夜是在森严警戒中糊里糊涂地睡了一觉。
  不安的心情正在滋长。一位年轻人,肩头挂一枝长枪,胸前吊着一颗手榴弹,手提着一支左轮,走近他们来了。他操着生硬的国语,告诉他们:已经派人下去察看情形了。
  “敌人在什么地方?”他们之中的G君问。
  年轻人好像不曾听懂这句话,但也许听懂了,他侧着头想了想,好像一个在异国的旅客临时翻检他的“普通会话手册”,要找一句他一时忘记了的“外国话”;终于他找到了,长睫毛一闪,忽然比较流利地答道:“等等就知道了。"
  与其说是这句话的效力,倒不如说是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给人家一服定心剂。然而人心总是无厌的,眼前既然有这么一位“语言相通”的人,怎么肯随便放过?问题便像榴霰弹有的纷纷掷到他头上。
  年轻人不忙不慌地静听着,闪动着他的长睫毛。末了,他这才回答,还是那一句:“等等就知道了。”这一句话,现在可没有刚才那样的效力了,因为提出的问题太多又太复杂,这一句回答不能概括。人们内心的不安,又开始滋长。
  幸而,这所谓“等等”,不久就告终。敌人果然离这小小村落远些了,他们可以下山去,到屋里一歇了。
  因为整夜不曾好生睡觉,他们首先被引进一间房去“休息”一会儿,这房本来也有人住,但此时却空着。
  吃早饭的时候,招待他们的东道主告诉他们:今晚还得走夜路,白天可以畅快地睡个女觉。
  他们再回那间房去,刚到门口,可就愣住了。
  因为是从光线较强的地方来的,他们一时之间也看不清楚,但觉得房里闹哄哄挤满了人,嘈杂的说笑,他们全不懂,然而随即也就悟到,这是这间房的老主人们回来了,是放哨或“摸敌人”回来了。
  渐渐地看明白,闹哄哄的七八人原来是在解下那些挂在身上的劳什子:子弹带、面巾、马口铁杯子、手榴弹等等。看着那几位新客,他们带笑带说,好像是表示抱歉,然后一个个又出去了,步枪却随身带起。
  房里又寂静了,他们几位新客呆了半晌,觉得十二分的过意不去。他们都走到那伟大的板铺前,正打算各就“岗位”,这才看见房里原来还有一个人,他坐在那窗洞下,低着头,在读一本书。
  看见他是那么专心致志,他们都不敢作声。
  一会儿,他却抬起头来了,呀,原来就是早晨在山上见过的那位年轻人
  只记得他是多少懂得点国语的,他们之中的C君就和他招呼,觉得分外亲切,并对于占住了房间的事,表示歉意。
  年轻人闪动着长睫毛,笑了一笑。可是他并不开口,凝眸望了他们一眼,收拾起书笔站起身来打算走。
  “不要紧,你就留在这里,不妨碍我们的,况且我们也不想睡。”C君很诚恳地留他。
  他可有点惘然了,似乎有多少意思要倾吐,然而一时找不到字句。这当儿c君看见他手里那本很厚的书就是他们一个朋友所写的《论民族民主革命》,一本高级的理论书,不禁大感兴趣,就问他道:“你们在研究这本书么?"。
  他的长睫毛一敛,轻声答道:“深得很,看不懂。”忽然他那颇为白皙的脸红了一下,着怯怯地又加一句:“没有人教。”
  “学习小组上用什么书?不是这一本么?"
  “不是。”年轻人的长睫毛一动,垂眼看着手里那本书,又叹气似的说,“好深呵,好多地方不懂。”
  这叹息声中,正燃烧着火焰一样的知识欲;这叹息声中,反而响着理论学习的意志的坚决,而不是灰心失望。他们都深深感动了。C君于是问道:
  "你是哪里人?"“新加坡。”“什么学校?"
  “我是做工的。”年轻人回答,长睫毛又闪动一下。
  从他不完全的答语中,他们知道了他生长在新加坡,念过一年多的小学,后来就做机器工人,抗战以后回祖国投效,到这里也一年多了。
  "你怎么到了这里的?”有人冒昧地问。
  年轻人又有点炯然了。他笑了笑,低垂着长睫毛,又回到原来的话题,叹息着说:“知于是把那本厚书塞进衣袋,他说:“我还有事,等等,时间到了,会来叫你们.”便转身
  识不够,时间也不够呀。"
  房里又沉静了。他们都躺在松板上,然而没睡意,那年轻人的身世,性格--虽然从这走了。
  短促的会晤中只窥见了极少的一部分,依然给了他们无限兴奋
  态度沉着,一对聪明而又好作深思的眼睛,说话带点羞涩的表情:这样一个年轻人,这样一个投身于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年轻人,仿佛在他身上就能看出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儿女们的面影。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见到青年之前,“不安的心情正在滋长”,在青年回答不了“他们”的问题时,“他们”的不安“又开始滋长”,这表明青年的到来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B.在写战士们解下挂在身上的物件时,用了“闹哄哄的”“劳什子”等词语,写他们带来的嘈杂与混乱,暗示“几位新客”对此有些不满。
  C.在C君打招呼和表达歉意时,青年只是笑一笑,并不说话,收拾起书笔打算离开,表明他不想打扰“他们”休息,也表现出他有些羞涩的特点。
  D.“他们”与那位青年虽然只有短暂的交流,但通过了解到的部分信息,可以推想青年的性格和身世,这个过程让“他们”感到“无限兴奋”。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第一句先写“他们”感觉到有这么一位青年跟“他们”在一起,然后才交代时间和环境,这样起笔虽稍显突兀,但具有聚焦的效果。
  B.本文写那位青年的国语不好,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像异国旅客似的,临时翻检自己的“普通会话手册”,这为后文揭示他的身份做了铺垫
  C.“问题便像榴霰弹似的纷纷掷到他头上”一句,以榴霰弹比喻“他们”提出的问题,突出问题杂多而散乱,这一比喻也契合战时环境。
  D.本文以时间为主要叙述线索,形象地描摹了那位青年的言行,详细地记述了他的心理活动,语言也十分生动,是一篇叙事记人的美文。
  8.本文中那位青年前后给了“他们”哪些不同的印象?请概括分析。(6分)
  9. 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那位青年的形象的。(6分)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全国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