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真题 >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江苏卷)

全卷浏览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江苏卷)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表 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好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功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级“生命的欢喜”,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
  B. 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下文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
  C. 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已有了更多体会。
  D. 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
  13. 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14. 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 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 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 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 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 写意,别有风致。
  C. 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 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17. 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上一页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江苏高考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