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
  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跳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凤的别名是鸭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1.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
  B.古人以鸡鸣励志,后来很多人受祖遨“闻鸡起舞”故事的激励,听到鸡叫就及时奋起,
  舞剑健身。
  C.“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
  年画。
  D.古人认为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后来画鸡
  贴于门上。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鸡人”负责打更报时,
  职责范围有所缩小。
  B.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妨碍
  主人,后者会危害国家。
  C.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
  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D.《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
  火阳精物”,是“阳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被称为“鸡”,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
  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B.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
  影响很直接,对现代的影响就相对小了。
  C.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
  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D.鸡和凤凰大体类似,鸡三尺则为鹅,而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凤的原型是鸡,传统的“龙
  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泪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郑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i}x,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间大夫坐在了泪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扰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间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
  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忧如江面
  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
  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限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
  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二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
  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擂米的私质,擂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
  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私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档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间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疡)和泪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
  岸,插艾篙、挂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泪罗江
  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间大夫而言,
  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
  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
  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
  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
  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泪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
  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写泪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
  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泪罗江”
  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
  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
  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河北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