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对于教育,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满意,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不满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完全满意的。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布了无数报告,呼唤变革教育。许多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改变教育。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人民更是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一样,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的确,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世界。而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机器教学,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努力与投入,力度也远远大于商业。
  但是,一直到今天,教育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教育学院发布的《理解和改进全日制网上学校》报告表示,美国有25万名中小学生在全日制网上学校上学。美国各州网上学校总共提供53.6万门课程(每门课程都为一学期),有180万名中小学生至少选择一门网上课程。网上课程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特别是满足了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无疑,这也只占了全部学生人数的很少一部分。
  据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2011年9月,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给出了答案:原因在于“教育没有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校形态的改变。电化教育、PPT课件等都是工具与技术层面的变革,慕课、翻转课堂等是教学模式的变革,如果学校形态不发生深刻的变革,教育结构不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的变革是非常困难的。
  教育变革的困难,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教育的科学基础发育不成熟。教育有两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人类认识世界的历程是由远及近的,天文学是科学家族的老大哥,伽利略的天文学之后,是牛顿的物理学,人类开始探索物理现象与规律。
  现在,我们刚刚进入生物学的世纪,开始关注生命现象。但是,总的来说,人脑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黑匣子,人类要真正认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还有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变革受到的制约就更加多一些。这就是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的原因所在。
  总之,教育要想解决人的问题,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要指望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革命就能把教育问题解决了。这是不可能的,不切实际的。
  (节选自朱永新《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教育,事实上,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不满意,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满意的。
  B.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发布了呼唤变革教育的报告,许多政府出台了改变教育的政策,但是教育的变化却非常小。
  C.网上课程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学生的教育需求包括学生在家上学的需求。
  D.互联网出现以后,利用网络改变教育的投入远远大于商业,但从变革的效果看来,后者却比前者显著。
  2.下列哪项不能回答“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这个问题?(3分)
  A.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远远早于商业。计算机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提出“学校消亡论”了。
  B.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并非必然能促成教育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C.教育的科学基础,包括心理学与社会学发育还不成熟,人类对自身大脑的研究了解还很不够。
  D.教育是一种国家行为,不能不受到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问题的影响和制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相信,互联网既然能颠覆商业模式,也就能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
  B.作者引用数据和邓肯的回答,意在证明2011年之后,美国教育已经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C.作者相信,在生物学世纪,人类一定能真正认识自己,解决教育变革的问题。
  D.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形态的变化既是教育变革的标志,又是教育变革的条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12分)
  不幸的文学伯乐美国文学史中不乏著名的导师级的伯乐,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曾发现并培养过T.S.艾略特、詹姆斯·乔伊斯、罗伯特·弗罗斯特等千里马;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迪恩·豪威尔斯则帮助提携过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弗兰克·诺里斯等年轻作家。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伯乐是著名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他的两个学生也是赫赫有名——厄尼斯特·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与其他导师不同的是,倒霉的安德森不幸成为了这两位日后大名鼎鼎的作家讽刺挖苦的对象。
  舍伍德·安德森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小说家。1876年出生,家境贫寒,36岁开始文学创作,40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43岁凭借短篇小说集《小镇畸人》成为美国举足轻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
  海明威比安德森小23岁,两人是通过朋友认识的,当时安德森正处于自己事业的巅峰,海明威只是一个“文学青年”,但安德森却认为海明威是“一个在写作上有着卓越才华的年轻人”。
  安德森对海明威的帮助首先体现在他为海明威指出了“到巴黎去”的道路。安德森列出了一系列理由:那里房租低,物价便宜,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城市,到处都可以写作,在那里看美国看得会更清楚……总之,巴黎是中心,艺术革命的中心!安德森还答应向他巴黎的几位老朋友推荐海明威,鼓励海明威“做一个实验者,做一个探险者”。最后,他甚至连海明威到巴黎要住的旅馆都安排好了。
  经过安德森的劝说,海明威去了巴黎。安德森的推荐对海明威在巴黎的生活和写作事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海明威在巴黎结交了很多著名作家,受到他们在生活上的关照和在写作上的指导,为在不远的将来跻身美国文坛顶级作家的行列奠定了基础。
  安德森对海明威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巴黎之行,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安德森在刻画小人物失意困惑的精神状态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美国文学中现代文体风格的开创者。海明威很喜欢安德森的作品,有意模仿这位前辈的风格,随后一些评论家指出海明威在模仿安德森。海明威起初辩解说作品没有雷同之处,小有名气之后,他对别人说,安德森的作品“糟透了”,开始对安德森进行无情的批判和嘲弄。
  海明威的嘲弄令安德森非常气愤,但这位老作家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还击,表现出了一位文坛前辈的宽容。可是不料海明威这里的风波还没有结束,福克纳又开始向安德森发难了。
  安德森与福克纳是通过福克纳的妻子认识的,安德森颇为赏识福克纳的文学才华,对他进行了创作上的指导。福克纳后来回忆说:“我从他那里学到的是,作为一个作家,你必须做你本色的人……‘你必须要有一个地方作为开始的起点’,他告诉我,‘你是一个乡下小伙子,你所知道的一切也就是密西西比州的那一小块地方,虽然它那么小,不为人知,不过这也可以了,它也是美国。’”
  正是在安德森的建议下,福克纳以自己的家乡为原型,创作出了一系列不朽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小说。安德森和福克纳经常见面,谈论文学创作,还将对方写进自己的小说中。随着了解的加深,安德森对福克纳性格中的高傲有所不满,福克纳则对安德森出身贫寒颇有微辞。当福克纳名声大噪时,他开始批评起安德森的创作,认为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与他“巨人”的身份完全不符的地方。1926年,福克纳出版了一本书《舍伍德·安德森及其他著名的克里奥尔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嘲笑安德森,对安德森造成了伤害。像对待海明威的讽刺一样,安德森对此虽然伤心气恼,却也只是保持了沉默。
  多年以后,当海明威和福克纳回首自己与安德森的关系时,两人都表现出了歉意,他们公正地评价了这位提携过他们的老师。海明威将他称为“我们所有人的老师”。福克纳的评价是:“他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
  (《世界文化》2010年5月号,有删改)
  相关链接一:安德森研究专家马尔科姆·考利曾经说道:“很快安德森就成为了‘美国作家中的作家’;与同时代作家相比,他是唯一一位在后代作家作品留下其印记的小说家。这些作家的作品都带有他的风格与见解。事实上,在后来的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沃尔夫、斯坦贝克、卡德威尔、萨洛扬、亨利·米勒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能看到安德森的影子。而他们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作家。”
  相关链接二:海明威曾经在《非洲的青山》中盛赞安德森对美国文学语言的独特贡献:“现代美国文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舍伍德·安德森的创新,没有他,我们也许现在还在亦步亦趋地模仿欧洲文人别扭的贵族语言风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安德森善于发现他人的写作才华,对海明威、福克纳写作才华的欣赏,就是例证。
  B.安德森在语言上的创新使得后代作家的作品带有他的风格与见解。
  C.海明威在巴黎的生活和写作,是海明威日后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主要因素。
  D.安德森对得到过自己的帮助却反过来伤害自己的作家非常宽容,他并没有针锋相对地还击。
  E.文章结尾处引用了海明威和福克纳的话是为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不需要争辩,历史会给我们一个真相。
  5.本文是怎样选取和安排材料来写出安德森“文学伯乐”的特点的?(7分)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广东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