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广东省湛江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全卷浏览

广东省湛江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考测试(二)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思乡恋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在各国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动人的思乡之作。自《诗经》《楚辞》开始,中国古典诗歌就形成了一个千古传唱的文学主题:思乡。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文人骚客反复咏叹着那简单而又深沉的生命曲调,在文学史上形成一道特色的风景。
  归纳起来,造成中国古代文人思乡情感强劲的外部原因,大致有六:一为征戍徭役,二为求仕求学,三为战乱灾荒流离,四为迁徙移民,五为经商远行,最后是现实坎坷导致的失意无着。
  《诗经》作为思乡主题的第一个高峰,吟咏的基本为征戍徭役之苦。东汉至南朝可为高峰之二。东汉到魏晋为求仕求学者众,思乡与出仕心理亦发生尖锐矛盾。要步入官场不免要离开乡土;而官场与乡土的对立,又成为促使人回归自然怀抱,寻找新的“乡土”的原因之一。南朝后,经济特别是运河水路交通的发展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的繁荣,使得经商远行引发的思乡怀人作品骤增。初盛唐文人觉得躬逢盛世而应有所作为,于是强烈的功业心较故土乡情更有力,往往并不觉得热土难离。尽管边塞战争连年不已,征戍徭役在籍不免,但思乡文学情调却由哀伤低沉转为达观高昂,从而使主题进入第三个高峰期。南宋怀悼故国河山,思乡内容更为宽泛充实,涌现出主题的第四个高峰,实在是国危战乱所致。
  在这些思乡诗文中,对家的思念具体来说往往表现为对家乡风物的怀念。一年四季,思念中的家乡都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色。《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时写下的一首诗。诗由远游点题始,以思念作结,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的浓浓思乡之情。《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一首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思乡之情淋漓尽致。
  “思乡”主题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根源在于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性。一方面人一旦离异乡土,漂泊他乡,浓浓的乡愁便会勾起他思乡之情。另一方面,人一旦回到家乡,他便会感到失落和迷茫,并可能再度离乡再去品尝那思乡的滋味。“归”与“不归”的二律背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使思乡主题充满了经久不衰的魅力。从审美的意 义上 讲,人类根本就没有家园,那种再造的精神家园只是一种虚幻化的幻景,它可望而难求,而诗人所念念不忘的所谓故土,也只是一种“非本真状态”的家,是一种“异化之家”,它根本没有也不可能为人提供本真生存的保障。因而,即使人偶尔回到了这个“异化之家”,也无法抹去他内心深处那种对“本真之家”的思念,仍然摆脱不掉故园绳索的纠缠。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存在是是有限性的。作为一种对现实中被限制生活缺陷的弥补,诗人将自己的家园虚化,构筑一座“再造的家园”,这是一种审美的自由。然而,我们试设想,若诗人真的返回故土,那诗化的家乡图景是否真的那样真实可靠,诗人是否就会安于此而不产生新的失望呢?事实上并非如此。诗人在怀念家乡时,怀念和渴望实质上比家园本身更具吸引力,因为由空间范围的阻隔而产生的那种思念和渴求,最容易激发诗人的心理幻觉从而产生一种审美心理期待,幻化出文学艺术中的感人意象。一旦回归到心底渴求的目的地,空间的距离突然消失,由想像作用所产生的审美状态和那份诱人的、感人肺腑的诗意也随之不见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永远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停滞、安顿,也永远不能使自己在精神上受到羁绊和束缚,其超越常人的想像力和憧憬外界的自然秉性,注定诗人是孤独和寂寞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诗人在不断地追寻和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思乡是他们的历史本性,是中国文学恒久的主题。
  (陈一平、孙雪霞《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思乡恋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思乡是中外文学永恒的主题。
  B.求仕求学者众与经济的繁荣,是思乡主题文学发展到第二次高峰的主要客观原因。
  C.初盛唐思乡文学情调达观高昂,南宋则因国危战乱而多怀悼之情。
  D. 在中国思乡主题诗文中,对家乡风物的怀念是最重要的选材。
  E. 思乡诗文中的“家园”,完全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13. 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离乡背井、漂泊在外的经历,就很难产生思乡文学。
  B.诗人所念念不忘的所谓故土,根本没有也不可能为人提供本真生存的保障,因为人类根本就没有家园。
  C.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求而激发的心理幻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心理期待。
  D.诗人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永远在寻找但总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家园。
  14.思乡主题为何能充满经久不衰的魅力?请结合文意从两方面概括。(4分)
  15.台湾诗人余光中在《春天,遂想起》中写道:“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请你运用本文的观点,从“再造的家园”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4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小城里,春天游走的中草药 刘忠献春天,直到初夏,在我所居住的小城,经常可以遇到一个个卖中草药的乡下老者。他们提着荆筐,或挑着竹篮,伴着一把把新鲜的中草药,游走在大街小巷里。
  这些乡村卖药人,所卖的药大同小异,大都是些黄花苗、葛根、茅根、夏枯草之类 ,这些中草药有一个共同的性能:清热解毒、凉血去火。它们的价钱非常低廉,往往三毛或五毛就可以买下一把,而且卖药人从来不会为价钱与买方争执,有时还会额外地多送上一把。
  他们很少吆喝,迥异于江湖上那些东奔西走的中年或是年轻的卖药人,一边口若悬河地吹嘘摊下的灵芝、虎骨、羚羊角如何包治百病,一边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过往行人的钱袋。这些不善张扬的慷慨仁慈的乡村卖药人呵,可是古代悬壶济世的郎中的化身?
  在小城的街头,我就好多次遭遇到同一位卖中草药的乡下老者,他慈眉善目,面容清癯,风骨峭峻。每次看到这位老者,我总有一种如同见到了久别亲人般的感动。我固执地认为,他就来自我那盛产中草药的烟岚浮动、山环水绕的故乡。在车来人往、繁华扰攘的街头,我总能准确地一眼认出他,以及随他一起游走在春天小城里的中草药们。
  这时候,我会身不由己地走上前去,与这位乡村卖药老者亲切地打一声招呼,也许是宽厚淳朴的卖药老者与慈悲善良的中草药们都有着共同的真性吧,一边同老者攀谈,一边抚弄着他荆篮里的中草药,我的手头和心头都会产生一种清凉爽快的感觉……
  每每看到卖药老者,我都会想起故乡的许多老人,想到逝去的祖父,并依稀看到了祖父当年的身影。
  童年,祖父总是身背荆篓,肩荷药锄,牵着我到野外采挖中草药。故乡的山陬水湄、垄头陌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祖孙的足迹。祖父把采来的黄花苗、柴地丁、茅草根、鱼腥草、水灯草等一一洗净,放在一口 大锅里煎熬。当浓酽的药茶香浓时,祖父就会让我去村里招呼乡亲们来一起喝。家里不大的泥墙小院里,挤满了乡亲们,两只老水瓢从一双手传到另一双手上,总也放不下来。听祖父说,喝了这种清热解毒的药茶,大人小孩们整个春夏都不会感冒发烧了。那时,我就觉得,农闲时老爱看一本发黄的线装书的祖父真的很了不起!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是一本叫《金匮要略》的医书。
  而今,从乡村来到城市,我已不再像父辈们那样按照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生活,而是操着普通话,穿着新潮衣,过着洋节日。我隐约地意识到,自己正在日益蜕掉用故乡的阳光、雨水、黄土、五谷、风俗、土语等等织成的壳。行走在城市繁华的大街上,我差不多认不得自己了。也许,只有那个来自乡下的卖药老者才能一眼认出我吧?因为,在他看来,我的身上有着任何城市外衣也掩盖不住的乡村胎记!
  寓居城市经年,我已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腐蚀得有些变形了。我的眼睛、耳朵、身体常常由于“消化”不良,而遭受感冒、发烧、虚热等等病症的困扰,而那位老者是不是接受了乡村之神的指使,专程到城里寻找像我这样患了病症的人?
  前不久,在小城的街头,我又一次遇到了那位来自乡村的卖药老者,像往常一样,我又买了几把中草药。端详着他被岁月的雕刀刻得皱纹纵横的而古朴的脸,凝视着他清瘦但结实的身躯,我突发奇想:卖药老者,本身就是一只陶制的中药罐,而他又何尝不是治病的良药!
  有了这两剂药,生活在城市这个心灵的异乡有时却不知觉的我,就会时时去除浮躁,漉净俗念,永葆心灵的健康了……
  (选自《散文世界》2006年第3期,原文有删改)
  16. 文中说,“卖药老者,本身其实就是一只陶制的中药罐,而他又何尝不是治病的良药”,你如何理解?(4分)
  17. 文章末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生活在城市这个心灵的异乡”?(5分)
  18. 结合文意探究,为什么文中所写的卖中草药的人都是老者?(6分)

上一页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广东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