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试卷浏览 > 高考模拟 > 福建省厦门市2015届高三语文3月质量检查试题

全卷浏览

福建省厦门市2015届高三语文3月质量检查试题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①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楚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弱则必为王矣 役:役使
  B.使者未来,又绝之 重:加重
  C.乃使勇士往齐王 詈:辱骂
  D.楚国不尚乎 全:保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仪狡诈的一组是(3分)
  ①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②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
  ③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④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⑤张仪至,称病不朝 ⑥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仪自荐出使楚国,他的目的是离散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齐国扫清障碍。
  B.陈轸认为与齐国绝交不仅会孤立楚国,还可能引来秦国和齐国的双面夹击。
  C.张仪承诺给楚国商、於六百里土地,赢得怀王君臣的信任,促使楚国与齐绝交。
  D.怀王不听陈轸劝告,兴兵攻打秦国,却因失去友邦反遭秦、齐、韩的联合打击。
  5.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6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且 先 出 地 后 绝 齐 秦 计 必 弗 为 也 先 绝 齐后 责地 且 必 受 欺 于 张 仪。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洞仙歌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①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②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③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④,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⑤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注]①分付:托付。②格:格调。③永丰坊:地名。④飞絮时:指入夏时节。⑤一成:宋时口语,犹“渐渐”。
  (1)词的上阕,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垂柳”?(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借柳来喻人、抒怀。请分析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袁绍的儿子联合辽东太守对抗曹操,曹操采纳郭嘉“兵贵神速”的建议,出奇兵千里奔袭,迅速平定了辽东。(《三国演义》)
  B.黛玉的丫鬟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故意说黛玉明年将回林家,宝玉听后信以为真,急得痴病发作。(《红楼梦》)
  C.觉新深爱青梅竹马的梅表妹,但高老太爷为了早日抱重孙,亲自用拈阄的办法为觉新定了门亲事,让他与瑞珏完婚。(《家》)
  D.赵伯韬想拉拢杜竹斋做公债,杜竹斋起初不感兴趣,但当赵伯韬说可以通过出钱操纵军队以影响公债时,他不禁心动。(《子夜》)
  E.欧也妮生日时,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前来祝寿,葛朗台认为这两家人是看中他的钱,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谋取好处。(《欧也妮•葛朗台》)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②,又敬不违,劳③而不怨。”(《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亲之过④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
  [注]①几:委婉。②见志不从: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父母接受。③劳:忧愁。④过:过错。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页
查看试卷信息收藏本试卷

最新福建高考模拟试卷

最新考点指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