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沙漠是资源,大漠也美丽》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沙漠是资源,大漠也美丽》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24-02-07 浏览:227 

试题内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漠是资源,大漠也美丽——专访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沙尘暴逐年减少,但仍然有,沙尘暴可以被根治吗?
  卢琦:这需要我们更加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首先,沙尘本是天然存在、沙尘暴自古有之。土地沙化和沙尘暴通常没有太大的因果关系。沙尘暴主要还是一个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沙尘暴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存在,决定因素是天气系统过程,这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同时,我国北方区域以及邻国大面积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是重要沙尘源。这些沙尘暴的来源不是说消灭就能消灭的。其次,沙尘暴确实给人类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危害,同时需要看到,沙尘暴也具有环境正面效应,如“阳伞效应”“冰核效应”“中和酸雨效应”“铁肥效应”等。此外,沙尘暴可防可减,生态工程“劳苦功高”。我们要接受沙尘暴的客观存在。天然沙漠、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提供了丰富的沙源,既然人类不可能消灭沙漠,也就无法消灭沙尘暴。沙尘暴不能消灭,但沙尘源区和传播路径上的土地沙化可防可治,这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荒漠化防治仍然是减少沙尘暴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的有效手段。
  记者:您说过:“治沙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怎么理解“为”与“不为”?
  卢琦:我们可以笼统地将沙漠分为“原生沙漠”和“人造沙漠”两大类。原生沙漠是一种自然造化的存在,应该突出一个“保”字,予以保护,为子孙留白一片原生沙海。人造沙漠通常是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应该突出一个“治”字,予以重点治理、尽快修复;并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风沙灾害为第一要务。因此,治沙,治的对象是什么?主要应该是后者,也就是发生了沙化、荒漠化这种土地退化现象的“人造沙漠”,而不是去治理“原生沙漠”。
  记者: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模式都有哪些,有没有系统性的根治方案?
  卢琦:“荒漠化”至今仍然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发展瓶颈,严重威胁着陆地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工业革命带来的全球土地大开垦运动,导致陆地表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地表沙化、土地荒漠化应运而生、如影随形。荒漠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640亿元人民币,将近4亿人直接或间接受到荒漠化问题的困扰。荒漠化在我国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沙化。面对这一世界性顽疾——“地球癌症”,参照中国70年防治荒漠化的“四梁八柱”方略和经验,我们为全球荒漠化治理开出“四味良药”:一是制定公约议定书,统一全球履约和守约“度量衡”;二是构建全球观测网,遥看旱地变化方寸间;三是编制全球自然沙漠(遗产)名录,为后代留下一片原生沙海;四是启动“全球治理”行动,力争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记者:关于中国荒漠化治理,未来还有哪些难点需要突破?
  卢琦:当前我国的荒漠化总体趋势有所遏制,但荒漠化治理依然任重道远。我国荒漠化面积仍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依然是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并且越到治理后期,面临的困难更大,突破的难度更高。过去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一些条件较好、治理容易的沙化土地业已得到初步遏制;未来需要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其立地条件更差,难度更大,单位面积所需投资更高。荒漠化防治还未触及难啃的硬骨头,保增长越来越难。转变发展思路是难题。荒漠化区域通常位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地方自我筹资能力弱。长期依赖财政投入,生态治理内生造血机制弱,成果难以巩固,规模难以扩大。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主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沙区从矿产农牧资源禀赋型发展转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可谓恰逢其时。
  4.下列属于“荒漠化”形成原因的一项是( )
  A.它是一个天气系统过程,同时与邻国大面积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有关。
  B.工业革命带来的全球化土地大开垦运动,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
  C.荒漠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D.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高,使陆地表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消灭沙漠越来越难。
  5.下列对材料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沙尘暴主要是一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它自古有之,并不是我们想消灭就能消灭的。
  B.对于“原生沙漠”,要突出一个“保”字,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子孙留白一片原生沙海。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C.“先易后难,先急后缓”使当前荒漠化治理面临巨大的困难,因此这一原则并不科学。
  D.全球治理荒漠化,可参照我国“四梁八柱”的经验,力争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
  6.我国的荒漠化治理有哪些难点需要突破?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试题答案:

4.B
  5.C
  6.根据文章的最后一段进行概括。①我国荒漠化面积大,治理难度大;②荒漠化治理还面临难啃的硬骨头,并且难度还会越来越大;③荒漠化治理对财政的依赖程度高,缺少生态治理持续造血机制。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讲沙尘暴。
  B.“全球化土地大开垦运动,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导致“荒漠化”,是“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C.是荒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D.不是消灭沙漠越来越难,是治理荒漠化越来越难。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这一原则并不科学”错误,原文有“过去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一些条件较好、治理容易的沙化土地业已得到初步遏制;未来需要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其立地条件更差,难度更大”,可知“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在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是科学的,只是我们还应该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不能说它不利于治理。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内容区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可根据段意进行概括。
  结合“我国荒漠化面积仍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依然是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并且越到治理后期,面临的困难更大,突破的难度更高”可概括出,我国荒漠化面积大,治理难度大;
  结合“荒漠化防治还未触及难啃的硬骨头,保增长越来越难”可概括出,荒漠化治理还面临难啃的硬骨头,并且难度还会越来越大;
  结合“长期依赖财政投入,生态治理内生造血机制弱,成果难以巩固,规模难以扩大”可概括出,荒漠化治理对财政的依赖程度高,缺少生态治理持续造血机制。

  《沙漠是资源,大漠也美丽》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访谈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