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现代文阅读 > 《中华之“道”对世界的启迪意义》阅读题及答案

题目详细信息

《中华之“道”对世界的启迪意义》阅读题及答案

上传:2015-06-04 浏览:1893 

试题内容: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中华之“道”对世界的启迪意义①在中西文化理解上,中国被欧美视为“东方之地”,而欧美则为“西方之地”。这里,“东方”被理解为“黎明”、“早晨”、“本原”之地,而“西方”则为“傍晚”、“日落”、“终结”之地。但除了这种地理方位上的理解之外,西方认为自己秉承古希腊传统,乃具有“阳刚”气质,而东方文化则为“阴柔”之性。西方文化有着“二元分殊”的习惯,很少从整体、共构的角度来思考文化问题。与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分殊不同,中华之“道”的思想理路则是强调一种整合、共构,既承认“各美其美”的异在,又突出“美美与共”的一体。所以,中华之“道”的包容性可给西方气质的排他性很重要的启迪。
  ②人类发展经客体、主体时代而进入整体时代,因此我们的世界文化发展也需要形成一种整体观,需要构建人类共有的整体哲学,中华之“道”恰好可为这种整体观、整体哲学提供最基本的构思和模式。“道”为世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整体和合观念,“道”本身即为涵括万物的象征:“道”即体现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由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混沌乃无极,一为太极,以圆为象征,由此至阴阳两极,化生万物。整个宇宙世界的发展得以整体一元的表达。
  ③当人们习惯强调“一分为二”、“二元分殊”,彼此矛盾、不可调和之际,中华之“道”却提供了化解矛盾的另一种有机思维,即“合二为一”、“二元共构”。在对“道”的理解中,“阴”与“阳”、“无”与“有”、“虚”与“实”,都是对同一个“道”所取的两个不同的名称,体现出“道”之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这里,“阴”、“无”、“虚”乃代表着作为天地万物之初始的“道”,而“阳”、“有”、“实”则意味着作为创生天地万物之母的“道”。其“二元分殊”之质的区别却在“道”这儿达到有机统一的整合、共构、和谐。所以说,“道”之统一思想是对西方对立思维的一个重要补充和完善。
  ④在宗教对话上,道教之“道”最直接的对应即基督教“逻各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之“道成肉身”中的“道”之表达。这里,作为终极实在的超然本体以“言”的方式而成为肉身之“道”,与中华之“道”打通“形上”、“形下”之别形成呼应。这种“道与言”的关系用以逻辑严密、论证充分为特点的基督教思维形成其历史悠久的“神哲学”传统,以间接叙述“神言”或“圣言”。但其弱点是给人枯燥、呆板、机械之感。而与之相对应,中华文化中的“道哲学”却与之风格迥异,其飘逸、洒脱的表述,超脱、忘我的诗意,平静、自然的界说,既与之有着鲜明对比,又给哲学之思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⑤除了神圣之道、哲理之道,中华之“道”对世界的启迪还体现在生活之道、存在之道、科技之道等方面。近代西方发展体现出“工业之器”的强大,但缺乏“生态之道”的周全。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使中华之“道”的生态意蕴得以凸显。20世纪在全球曾风靡“新世纪运动”,其关键词就是关注、诠释东方之“道”。西方学者卡普拉的代表著作就冠以“物理学之道”的名称,尝试将西方科学主义与东方神秘主义有机结合。李约瑟、汤川秀树等人都主张要重新认识道家文化,透彻解读“道”之思想。“道”所表达的超越性、想象力和给世人带来的惊讶、感叹和敬佩,成为了当今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之源和巨大动力。董光璧曾撰写了《道家文化与当代世界文化观念演革的流向》一文,预言了“弘道”之“中国风”会吹向世界的前景。可以说,这种“道行天下”、“道通世界”、“道化全球”也是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情”。以“道”引领,我们会走近世界,世界亦会走近我们。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1期)
  6.下列关于“中华之‘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之“道”与西方气质不同,强调包容,既承认“各美其美”的异在,又突出“美美与共”的一体。
  B.世界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整体观,需要构建人类共有的整体哲学,中华之“道”能够为这种整体观、整体哲学提供最基本的构思和模式。
  C.“道”是涵括万物的象征,为世界提供了整体和合观念,使整个宇宙世界的发展得以整体一元的表达。
  D.中华之“道”强调“合二为一”、“二元共构”,有效化解了“一分为二”、“二元分殊”的矛盾。
  7.下列不属于中华之“道”能启迪世界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中华之“道”可以为世界文化发展所需要形成的整体观以及需要构建的人类共有的整体哲学提供最基本的构思和模式。
  B.中华文化中的“道哲学”,表述飘逸、洒脱,诗意超脱、忘我,界说平静、自然,给哲学之思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C.除了神圣之道、哲理之道,中华之“道”对世界的启迪还体现在生活之道、存在之道、科技之道等方面。
  D.“道”所表达的超越性、想象力和给世人带来的惊讶、感叹和敬佩,成为了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之源和巨大动力。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文化秉承古希腊传统乃具有“阳刚”气质,而东方文化则为“阴柔”之性。一是“一分为二”、“二元分殊”,一是“合二为一”、“二元共构”。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B.基督教“逻各斯”之“道成肉身”中的“道”是终极实在的超然本体,它以“言”的方式成为肉身之“道”。
  C.由基督教思维形成的“神哲学”,间接叙述“神言”或“圣言”,给人枯燥、呆板、机械之感。
  D.中华之“道”启迪世界文化的同时,也会拉近我们与世界文化的距离。

试题答案: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答案D(“有效化解了”错误,原文是“中华之“道”却提供了化解矛盾的另一种有机思维”。)
  7.答案C(不是原因,是产生影响的方面。)
  8.答案A(原文是“西方认为自己秉承古希腊传统乃具有‘阳刚’气质”。)

  《中华之“道”对世界的启迪意义》阅读题及答案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现代文阅读专题指导

更多现代文阅读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社会科学类阅读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