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轩(原高中语文题库)

当前位置:一苇轩 > 题目浏览 > 作文 > 作文题“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审题立意|范文

题目详细信息

作文题“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审题立意|范文

上传:2015-05-04 浏览:12798 

试题内容:

二 写 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本试题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有些人欣然接受,有些人不为所动,还有人不仅自己不相信,还提醒别人“不要太天真”。

试题答案:

27.思路分析
  一、抓住关键词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1、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
  媒体是什么?媒体为什么要做各种动听诱人的消息?对受众负责的媒体究竟应该怎样做?
  媒体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
  媒体主要有以下七项功能:
  1、监测社会环境
  2、协调社会关系
  3、传承文化
  4、提供娱乐
  5、教育市民大众
  6、传递信息
  7、引导群众价值观
  
  媒体对受众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受众之所以接触新闻媒体,首要目的就是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只有掌握了大量丰富的信息,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每日的天气情况,任何风吹草动,都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以山东的报刊为例,《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济南时报》、《半岛都市报》等都市生活类报纸因其信息量大、新鲜及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而深受读者青睐。而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栏目,大量报道观众关心的事、群众身边的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宣传、赞扬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曝光生活中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揭露各行业损害群众利益的黑幕,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跻身全国电视台民生类节目的前列。
  第二,为受众传播知识。新闻媒体虽然不是教科书,但是它所传播的信息和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以及工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展,社会科学上的新探索、新观点,能使受众不断了解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自己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的《走进科学》和《探索•发现》栏目,用生动的画面和语言向人们讲述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形式鲜活、内容丰富。再如,山东教育社主办的《山东教育》、《当代小学生》和《现代教育导报》等报刊,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分析中小学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及时把握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展示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并且报道了李振华、李希贵、崔其升等一大批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先进人物;《当代小学生》、《快乐作文》、《小学生文摘》等杂志几乎每一期都在显著的位置介绍一位全国十佳少年,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第三,为受众提供娱乐。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新闻媒体作为连接社会信息与受众的纽带,在传播信息、提供娱乐资讯和娱乐内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种调查表明,电视台的各种娱乐节目,电台的音乐节目,以及报纸的趣味性专栏,都深受受众的喜爱。例如,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之声》,济南交通广播的Music88.7等栏目的开播和频道的开设,使受众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身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
  第四,使受众受到教育,增强受众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屡禁不止。而媒体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再现和分析,能够客观展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能在受众中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与法频道的《今日说法》、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法眼看社会》,时刻提醒着人们去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第五,对受众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会产生影响。媒体通过播出、刊登积极向上的内容,有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田园晚风》栏目,之所以能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就是因为主持人的耐心开导,能帮助听众消解困扰,重新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某些网络媒体更看重利益,没有重视媒体的社会效益,为了吸引眼球,做出各种动听诱人的消息。媒体是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媒体具有成为影响社会公众的力量,媒体总是要强调客观、真实,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应遵循
  
  如何对人提供更加有帮助的方向。
  新时代,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即对舆论导向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怎样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呢?
  1.对于真假难辨的新闻信息,应当查清真实情况,避免假消息误导受众,欺骗受众,例如在2010年轰动全国的药家鑫案中,有人在网络上发布谣言,称药家鑫父亲是军中高官,药家鑫是官二代等,很多媒体没有认真辨别事情的真伪,一有信息就报道,造成此案中社会舆论导向出现了偏差,侵犯了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的名誉。
  2.对于受众需要知道、想要了解到的信息,应当进行一定的整理,制作成系统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例如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传统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就把网络上各式各样的消息进行了整合,使之成了一个系统报道,让受众能够有条理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对于血腥、色情等违背公序良俗、传播负面能量的信息,应当进行一定的过滤,对于负面新闻要有选择地传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主流媒体只报喜不报忧,只是由于负面新闻对于社会和谐性和稳定性有着不利的负面影响,主流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新闻信息的社会效应。
  4.对于一些公众了解不多但有实际影响的信息,应当进行深度的科普式的报道传播,许多信息与公众密切相关,但是在网络上没有准确的内容,主流媒体需要担负宣传的任务,例如在2007年《信息公开条例》出台之后许多人对政府机关的财务状况和公务员群体的收入情况不清楚,造成某些人对公务员存在误读与偏见。
  
  2、有些人欣然接受
  有些人欣然接受是什么意思?这种人是什么样的人?
  全盘接受,没有分辨能力、思考能力,或者没有价值判断的人,容易随大流,容易轻信与激动的人。
  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出现了很多缺陷与不足,如若面对宣传欣然接受,是可怕的。
  • 由于网络是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换平台,其中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数量巨大但没有人对其进行整理,受众在使用时无法有条理地选择需要的部分信息,这是网络媒介杂乱性的体现。
  • 由于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信息平台,现如今国家还没有对其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导致网络中的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受众在选择信息时往往不能够分辨真伪,这是网络媒介混乱性的体现。
  • 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在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中,许多信息发布者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往往发布一些消极、刺激、宣扬负能量的信息。受众在接收这些信息时,容易被这些信息所包含的负能量影响,这是网络媒介消极性的体现。
  3、有些人不为所动
  有些人不为所动是什么意思?这种人是什么样的人?
  好的方面是表现出了理性,不容易激动受影响。不为所动,说明不仅选择不相信,也不愿去深究真伪了,这种人或者是太老于世故,或者是太愤世嫉俗。
  4、还有人不仅自己不相信,还提醒别人“不要太天真”
  这种人是什么样的人?
  好的方面来讲,这种人不仅理性,而且比较热心。从不好的方面来讲,是想要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的所谓理性。但问题的存在是同上一种人一样的,对真正的问题或许不关心,提不出自己真正有创建的想法。
  5、作为受众,究竟应该怎么做?
  2014上海秋季高考第一篇现代文阅读《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
  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
  因此,要努力优化信息环境。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首先要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经过诱导,受众容易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还有一些人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其次,在信息时代,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并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
  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
  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
  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如何做个理性思维的人?
  1)非同寻常的声明,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
  例如我上班迟到了,我给领导的解释是“路上堵车”,因为堵车是一个非常寻常的事件,我不需要给出太多的证据,领导选择相信这个理由也是合理的。但若我给出的理由是“路上被火星人劫去做了人身实验”,那这种理由非同寻常,除非我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的确发生了这件离奇的事,否则领导不应该相信,除非他有意装傻。遇到离奇的说法,很多人的选择是“半信半疑”,因为他无法确定该说法一定是假的,于是以为“半信半疑”是理性的选择。其实这很不理性,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该说法的离奇度来确定相信度,该说法越离奇,则越不应该相信,相信度与离奇度成反比。对于火星我们都了解甚少,但如果有媒体称“火星上发现了动物”,你半信半疑了,即你的相信度是1/2,并自以为很理性。但如果换个问法“火星上发现了水”,你相信度还是1/2,有水->有单细胞生物->有多细胞生物->....->有动物,一步步问下去,你每步的相信度都是1/2,中间众多的1/2可能性相乘,就会得出一个非常微小的相信值,这就与“火星上发现了动物”的1/2相信度严重矛盾。同样一件事,由于问法的不同,你按“半信半疑”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就自相矛盾了,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考虑到离奇度,火星上有动物的离奇度比有水的离奇度要大得多。 判断离奇度的大小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例如分析旧SIM卡耗电量大10倍的流言,就是因为通信专业人士了解SIM卡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能体会到比一般公众更强烈的离奇度。但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在面对这类说法时,就没有办法鉴别真伪了吗?当然不是,公众可以从统计的角度来判断事件的离奇度,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新发现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众所周知的,旧SIM卡耗电量大10倍这件事应对全世界的所有手机用户都有影响,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没有发现,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和三大运营商的研发部也都没有发现,却让一个修电脑的人发现了,这还不够离奇吗?
  有些老人,他们在判断国内科技事件的离奇度时有个方法,那就是问一句“美国人用这个吗?”在遇到推销离子水净化器、经络理疗床、磁疗枕时,他们就会想“美国人聪明又有钱,这么好的东西他们为什么不用呢?这事也太离奇了吧。”就靠这一招,他们识破了所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2)无法证明不存在不等于存在
  考察一个事件是否存在,需要的是证明该事件的确存在的可靠证据,而不是不能证明该事件不存在就反证其存在。例如宇宙里有外星人吗?,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愣说一定没有外星人,我本人是不愿意相信的,但不能因为宇宙的浩瀚就认定外星人一定存在,确定外星人是否存在需要能证明其存在的可靠证据,而“不存在”本身是无法证明也是不必证明的。有人拿数学中的可以证明“不存在”来反驳“不存在无法证明”这个观点,这是无效的,因为数学是逻辑的延伸,其边界非常明确,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如此明确的边界。很多怪力乱神说法所描述的东西,我们都无法证明其不存在,但不能因此而认定其存在。理性思维的方法是首先不相信其存在,直至能证明其存在的可靠证据被找到为止。
  3)非此未必即彼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互斥”关系,即使证明了“非此”,那也未必“即彼”。例如用一个望远镜观察远处的一个物体,并做如下分析:它不是一个石碑,不是一个植物,不是......,那它一定是个人。这种分析就非常不靠谱,因为这个物体究竟是什么?有几乎无穷的可能性,贸然使用排除法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在讨论中药的毒副作用问题时,有中医粉丝反问“西药的毒副作用更大,你为什么不说?”,西药的毒副作用是与原问题无关的问题,即使你论证出“西药其实都是毒药”这个结论,也不能反证中药就没有毒副作用。不要以为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在这个问题上犯错的科学人士都不少,有个执迷于飞碟研究的某天文馆研究员,在一个UFO事件研讨会上,他的观点是“该UFO可以确定不是飞机,不是火箭,不是气球,不是....,所以它是飞碟。”虽然我们至今也法确认那个UFO到底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研究员的论证过程是错误的。
  4)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一位美国专家于1979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说法,即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孩子,由于辐射的原因,患白血病的机率会增加到平均值的3倍,此说法引起了全美的广泛关注,在随后的20年里美国因此耗损了上百亿美元的社会成本。美国国家科学院于1996年发表了历经3年的研究结果,认为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经过历经7年涉及1200人的研究,于1997年发布了同样的结论。在一场引起全美关注的高压线与白血病的诉讼中,法院聘请了16位顶级专家,包括分别获得物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给出的结论也同样是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终于平息了这场风波。
  其实,那位声称高压线下更易患白血病的专家,其统计数据可能是真实的,但他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家庭通常比较贫困,导致白血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更可能是其较差的生活和卫生条件,而与高压线本身无关。也就是说,孩子在高压线下生活与易患白血病是相关事件,但两者并不是因果关系,那位美国专家仅仅核实了相关性,这只能说明因果关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没有做进一步的筛查就贸然得出两者是因果关系的结论,这就不是理性的思维方式。
  假如古巴雪茄爱好者协会做一个统计,非常有可能得出“爱好抽古巴雪茄的人,平均寿命比普通人更高”的结论,这当然不能得出抽雪茄有利于健康的结论,很可能是抽得起古巴雪茄的人,其生活质量和医疗条件更高,这才是真正的长寿原因。不懂得这个原则的人,很容易被统计数据误导,甚至被玩弄统计数据的骗子所欺骗。
  5)不要相信无法证伪的学说
  科学理论与其它学说如何划界?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提出了“可证伪”的标准,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可证伪”是指一个理论或学说存在着可以证明它是错了的可能性。具有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无法证伪的理论不可能是科学理论。
  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在真空条件下让两个质量不等的铁球同时下落,如果多次可靠的试验结果表明,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成正比,那就把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这个试验如此容易做,但这么多年来楞是没有一个人做成功,这就反证了自由落体定律是如此地可靠。再比如,如果有人在三叠纪岩层发现了人类化石,就可以把进化论彻底推翻,但地球这么大,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挖,但从没有在三叠纪岩层发现过人类化石,这就反证了进化论的可靠性。可以说,一个理论的可证伪性越强,则可靠性就越强。
  李大娘建立了一个“黄大仙理论”,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包括你我的思想都是由一只超级黄鼠狼完全控制着,甚至我写这段话讽刺黄大仙,她都可以解释成黄大仙有意控制我在开玩笑,虽然她可以解释一切,但这个理论却无法证伪,因为她给不出如何证明这个理论不成立的方法。风水学的理论基础—易经、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与“黄大仙理论”一样,都不具有可证伪性,也都是不能相信的。
  6)不要相信所谓的真理
  对于复杂的世界来说,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不可能洞悉世界上所有的奥秘。科学是人类最可靠的知识,但它也只是人类现阶段最可靠的认识,现在看来最可靠的科学理论,在将来也都有被推翻的可能。如果有人宣称找到了自然界的真理,那你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真理”本来是个宗教词汇,是对信徒进行精神控制的工具,后来被借用到政治领域,在政权斗争中发扬光大。但它从来就不是一个科学词汇,科学家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真理”这个东西,贸然相信甚至崇拜所谓的真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大脑。
  7)不要被哲学说法蒙蔽
  中国人打小就生活在五行相克、阴阳平衡等中医语言之中,这种笼统模糊的古代朴素哲学深入人心,拿这种哲学忽悠人就成为了中医骗子、保健品骗子们的不二法宝。
  胡万林、刘太医、林光常们,他们讲起来是一套一套的,什么“以毒攻毒”、“酸碱平衡”的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且慢,这些说法的对错先放在一边,还是要深究一个他所说的被攻的“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用来攻的“毒”又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能攻?究竟是什么原理?攻毒的剂量选择有什么根据?“酸碱”指的是可用PH值测量的酸碱还是其它什么东西,他判定酸了还是碱了的标准是什么?手段是什么?
  对他们的说法,不能只凭其哲学观点与自己吻合就信了,就任由他们三斤芒硝两斤碱面地灌你,还要把他 们所说的概念具体化,毕竟哲学本身治不了病。
  估计大家已经发现了,上述的七条原则主要说的就是“不信”,没错,理性思维强调的不是该信什么,而是不该信什么,和该怎样去信。理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怀疑和批判能力的思维,是一种应用概念特别明确的思维,是一种严格遵守形式逻辑规律的思维。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可以减少你上当的机会,避免盲目的希望和愚昧的举动,并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了解世界、人生和自己。
  最可取的做法,本人认为是:面对五光十色的各种报道,既要理性对待,更要表现出对世界的热情。也就是说,能自觉自愿地去分辨真伪,同时能提出自己有创见性的意见,以此来推动社会和世界的进步。
  
  二、阅读材料,想想具体事例,让具体事例推动你对材料进行有效分析。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柴静,推出了她自费百万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柴静透露,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女儿还没出世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在照顾她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
  据悉,《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奔波于中国、美国、英国寻求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在此前的交流现场,柴静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
  环保部长:柴静纪录片值得敬佩,已向她表示感谢。
  新京报3月1日报道,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回应道,他完整地看完了《穹顶之下》,他说,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换取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
  陈吉宁说,柴静的纪录片让他想到了1962年出版的著名的环保图书《寂静的春天》,此书的发行,唤起了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另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陈吉宁还说,对柴静的报道,要用积极和善意的态度来鼓励这种行为。
  部分国企官员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在某石油公司担任高层的万战翔在立方石油网上撰写了一篇短文,攻击柴静的论点。“也许是她脑力不够,也许是她知识不够,也许是她思想不够,”他写道,“反正并无什么真知灼见。”
  一些批评人士在网上说,柴静的纪录片受到了外国的资助,但柴静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时称,她自己花了大约100万元人民币制作这个片子。她说,这些钱是她出书所得的版税。
  柴静的朋友方兴东说:赞赏柴静和批判柴静的人都是正常的人。雾霾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媒体问题,一个媒体人的纪录片于事无补,不能简化,不能靠煽情,甚至社会效果是负面是积极都难说。显然,柴静做了一件永远正确的事,但对治理雾霾有多少实际的帮助,很怀疑。柴静与雾霾,后者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问题,如果大众注意力聚焦到柴静个人身上,那性质就会变味。他还说,媒体人能成功挑起全民情绪,但问题的解决远非如此简单。柴静在揭示问题上做得很好,稍有瑕疵。在解决问题上不靠谱的地方多些。我没有否定柴静片子的意思,只是如何做下一步,我不完全同意。这时候要放下感情,从经济理性看问题。
  面对同一事件“穹顶之下”,经过媒体各种报道,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态度,有的赞赏,有的批判,有的中立,有的赞赏一部分同时又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时之间沸沸扬扬。
  究竟真相是什么?媒体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受众应该如何从各种报道中去粗存精?沸沸扬扬热热闹闹一阵之后,我们就没有任何作为了吗?就让这一事件销声匿迹了吗?
  三、可选择的立意:
  我们离真相到底有多远?
  信息爆炸的时代,做一个正常的读者
  面对信息,要多思考
  愚昧与理性
  做个有独立判断力的人
  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热情拥抱,理性对待
  ……
  四、可选择的素材
  可选择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比如CCTV、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新民晚报》、新浪网等等。
  同时可以选一些专载小道消息的媒体,比如网络,还有比如一些娱乐消息。

  作文题“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审题立意|范文 由一苇轩(高中语文题库)www.gzywtk.com进行考点归类细化整理
要查询更多试题、登录等请点网页右上角两个图标
加入错题收藏本题

最新作文专题指导

更多作文专题学习方法指导

推荐阅读

相关试题

最新新材料作文题

最新试卷